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银川一中等九州之巅合作体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622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8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5世纪以后,中西方农业都受到了工商业的挑战,自古就以羊毛输出为主要产业的英国,从15世纪起,毛纺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由羊毛输出国变成呢绒输出国,呢绒远销欧洲各地,由于羊毛纺织业的兴盛,养羊成为当时很有利可图的事,导致了圈地运动的兴盛,时间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历经三个半世纪。期间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而与此同时中国的江南地区,也由于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丝织业的发展,使得种桑养蚕也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产业,于是出现了“桑争稻田”的局面。从本质上来说,桑争稻田和圈地养羊都是衣着原料对食物生产的挑战。但由于中西方农业结构的不同,其最终结果却迥然有别。
材料二圈地养羊使得畜软业代替了农业,而畜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少,留下的软人利用圈占过来的大面积土地采用先进的技术牧羊放牛,同时种植谷物,生产出比以前更多的皮毛、肉食和粮食,使人民得以丰衣足食……相比之下,在中国却是另一种情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蚕桑缺乏作为食物的功能,桑争稻田从根本上来说不能导致蚕桑生产取代水稻种植,大多数地方还是水田多于桑地,出现了桑稻并存的局面,这进一步加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粮食不足,太湖地区由粮食出口变成粮食进口,粮食不足必然影响到蚕蚕业的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曾雄生:《中西农业结构及其发展问题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5世纪以后中英两国农业受到工商业挑战的表现,并分析各自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5世纪以后中英两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影响。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宋代城市治安管理制度在承袭前朝的基础之上做了创新调整。宋朝官方设立了一个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城市治安组织系统。以京城为例,城市在都巡检使统领下,被分为多个治安管理区城,称作“厢”,设置专门的治安管理机构“厢公事所”,由巡检负责,主管本厢范围内的治安行政,这种机构设置模式与后世的警察局有相似之处。后来,宋真宗又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将京城汴梁附近的地区规划置厢的管理模式之中,规定其任务“巡警地分,治烟火盗贼公事”。临安城在刚刚成为南宋首都的时候,整座城市被划分为两厢,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城外设置四厢、城内设置九厢的格局,厢与厢之间关系密切。厢的下一级设立军巡铺,是最低级别的治安组织,这可以看做是后世派出所或治安亭的前身。临安城城中约每二百步就会有一个军巡铺,全城共设二百三十多个,每一个军巡铺由一名押铺带领士兵四五人,他们被称为防隅巡警。这些措施,使得宋代城市的社会治安比以前的时代要严密而有效,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宋代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摘编自李玮峰《宋代城市管理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城市治安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治安管理制度的影响。
3.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同朝鲜战争时期一样,随着战争造成的死亡人数的增多,美国公众对战争支持人数也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美军承受着庞大的军费开支,国内民众由于伤亡率的增加而对政府越来越失望,纽约和旧金山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战游行活动,到了1968年,反战游行蔓延了全美国各个地方。这一年,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在参与竞选期间,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曾向公众承诺迅速结束越南战争。

——摘编自蒙磊《美国公众舆论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材料二越战支出的不断增加,消耗了联邦预算,从1965年到1970年,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6%、3.0%、2.8%、4.2%、5.4%、5.9%。从1965年到1968年,越战支出和国防支出都有较大增长。在60年代早期,美国的失业率一直很高,越战开始后有显著下降,1965-1968年美国新产生了770万个工作机会,其中的32%,也就是240万个工作机会是由军事及国防工业创造的。

——摘编自王毓敏《论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众舆论如何对越南战争进程产生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4.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从永乐三年(1405)开始,虽有明初太祖“片板不许入海”令,但成祖还是倾明朝国力派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使命,“纵迹惠帝为名,贯彻国防政策为实”,“所欲寻访于外者,实为一切足以危害明代国防之势力也。成祖派遣强大之师,以应付纷乱莫测之事变。”除了招谕各国前来中国朝贡外,还负有镇抚海外流民的职责。明成祖招抚海外流民的诏令,即由郑和舰队四处宣谕。郑和每次下西洋,最重要的是宣教赏踢,反复宣谕大明皇帝通好各国的基本旨意;大量赏赐精美的丝绸、瓷器和铜钱等中华声名文物;所到之地,扶正祛邪,调停“西洋”国家之间的纠纷。至今南洋各国人民仍旧奉郑和为神,立庙祭祀,香火不衰。郑和经事成祖、仁宗、宣宗三朝,七次奉使远航,率领庞大的船队,历南海及印度洋沿岸三十余国,行程十万余里,时近三十年。郑和下西洋,本不亚于汉、唐通西域,乃是我民族生存空间向海外拓展,为海权意识自唐、宋以来的新觉醒,开了航海时代新风气。那时,东西方同步发展,欧人航海,发现新世界,中国人航海,南洋成了“中国海”。

——范金民《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8年创刊的《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沟通平台以及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新中国不同阶段的时代变迁。下表为1949-2013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文章中的高频词语汇总。

请选择一个时期,概括其阶段特征,并利用该时期的高频词语,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概括准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

3.单选题(共8题)

6.
1937年3月6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对共匪只可编其部队,而决不许其成立军部或总指挥部。”而到8月18日,蒋介石终于同意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这种变化根源于
A.共产党力最的不断增强
B.日本侵略的进一步加剧
C.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推动
7.
据统计,改革开放之后,“政治发展、民主政治、政治参与、政治文明、政治制度”等关键词获得很多中国政治学者的推崇。近年来,“法治政府、政府治理、政府创新、政府能力、国家治理”等关键词被学者引用频次较高。这表明
A.改革开放推动了政治发展精英化
B.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臻于成熟
C.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卓有成效
D.政治研究密切关注重大现实问题
8.
1947年9月,美国某历史学家在《谁是忠诚的美国人?》一文中说:现在发生的一切不仅仅是要打击共产主义,而是要构造一种正面的关于忠诚的概念。这种新忠诚是将任何对美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关系、经济实践的质疑视为邪恶的作为。在此,作者认为
A.冷战促使美国政府强化思想控制
B.对美国的忠诚就是对其不加批判
C.二战使美国民众对政府丧失信心
D.美国对共产主义打击是邪恶作为
9.
1760年,“外洋行商潘岳成等九家呈请设立公行,专办夷船。”其主要职能是“承保税饷”,“凡外洋夷船到粤海关进口货物,应纳税银,督令受货洋行商人,于夷船回帆时输纳。至外洋夷船出口货物,应纳税银,洋行保商为夷商代置货物时,随货扣清,先行完纳”。据此可知当时的“公行”
A.主要由特权商人经营
B.有效避免了恶性市场竞争
C.成为清政府财政支柱
D.具有鲜明的近代化的色彩
10.
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这一变化分析合理的是
A.促使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B.加速了法国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
C.导致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D.刺激了法国对外贸易出口的增加
11.
1948年,《东北日报》评论道:1947年一月间美金1元只兑换蒋币7000余元,到1947年12月上旬已涨到16万元以上。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解放战争形势已发生转折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C.美国放弃对国民党的援助
D.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
12.
明人王世贞谈及散曲:“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者,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这表明
A.散曲取代宋词成为文学主流
B.民族融合促进艺术发展
C.政权变动是艺术转变的根源
D.中国古代戏曲发展成熟
13.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写到:“自强运动的领袖们并不是事前预料到各种需要而订一个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以后,又必须更进一步。其实必须走到尽头然后能生效”。这意在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的先天缺陷
B.洋务运动实践的步履维艰
C.近代化发展中的内在规律
D.甲午战争失败的历史必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