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从永乐三年(1405)开始,虽有明初太祖“片板不许入海”令,但成祖还是倾明朝国力派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使命,“纵迹惠帝为名,贯彻国防政策为实”,“所欲寻访于外者,实为一切足以危害明代国防之势力也。成祖派遣强大之师,以应付纷乱莫测之事变。”除了招谕各国前来中国朝贡外,还负有镇抚海外流民的职责。明成祖招抚海外流民的诏令,即由郑和舰队四处宣谕。郑和每次下西洋,最重要的是宣教赏踢,反复宣谕大明皇帝通好各国的基本旨意;大量赏赐精美的丝绸、瓷器和铜钱等中华声名文物;所到之地,扶正祛邪,调停“西洋”国家之间的纠纷。至今南洋各国人民仍旧奉郑和为神,立庙祭祀,香火不衰。郑和经事成祖、仁宗、宣宗三朝,七次奉使远航,率领庞大的船队,历南海及印度洋沿岸三十余国,行程十万余里,时近三十年。郑和下西洋,本不亚于汉、唐通西域,乃是我民族生存空间向海外拓展,为海权意识自唐、宋以来的新觉醒,开了航海时代新风气。那时,东西方同步发展,欧人航海,发现新世界,中国人航海,南洋成了“中国海”。

——范金民《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5-18 05:43: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