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2019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94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6/7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高利贷资本得到了更大发展,社会财富通过多种途经转化成高利贷资本。高利贷资本的总量有了较大增加,分为‘“生活性、消费性”和“经营性、生产性”两种不同性质的借贷关系。不论农村或城市,生活性、消费性借贷风险大、利率高昂、剥削残酷,作用是消极的。但进入明清以后,高利贷资本利率在整体上呈稳定及下降之势,逐渐向生产、流通领域放贷,商人负债经营已相当普遍。明中叶以后,高利贷资本也开始了向近代借贷资本的转化。明清时期,工商矿冶业中的资本性、经营性和生产性借贷明显增加,高利贷资本与城市工商业经济运行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种资本性、经营性借贷从行业分,有商业中的流通性资金借贷,还有手工业、矿业中的生产性资金借贷;从经济运行不同阶段看,则既有经营起步时的开办资本(或称原始资本)借贷,也有经营过程之中的流动资本借贷。而且在某些工商行业和城市形成某种比较固定的资本供需关系。高利贷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

——据刘秋根《明清商业资本》整理

材料二 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有息借贷观念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放贷取息从一种罪恶演变成一种在道德上不受谴责、在经济上有重要作用的行为。在17世纪,对合理利息和不合理利息的区分还是变得越来越普遍。新评价标准还体现在对于“富人借贷”的辩护中,这种辩护认为,不可向穷人放贷取利,但对有偿还能力的富人放贷取利却是可以的。这就是以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福利的改善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在此标准中.放贷取利变为对社会有重大作用的行为。到了18世纪初,人们开始更公开地以经济利益为核心标准为有息借贷辩护。并指出一旦贸易发展起来,有息借贷就是不可避免的。当时社会对放贷取息已经很宽容,利率水平也低了很多,各种出版物也在不断强调低利率的好处。到了19世纪初,无论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适度的利息已被普遍接受。

——摘编自唐科《近代早期英国有息借贷观念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高利贷资本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有息借贷观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中 英借贷业的影响。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09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16号)(简称:新医改)中提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全面覆盖城乡居民,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新医改思想的指导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国家提出对新农合与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整合,推动形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林淑周《新医改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政府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农合的推行对农村社会生活的影响。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面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给抗战带来的威胁和挑战,以《力报》为代表的媒体承担了宣传的重任,它们立民族传统文化之信心,破敌伪文化阴谋,奋战在文化战线上,希图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结果中国人民取得了最终胜利。这场胜利是全体中国人同心戮力的结果,而所有国民能众志成城,消除一切障碍,实则源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事实证明,民族、国家不论大小,都应维护自己的文化认同,尤其在战争中,唯有文化认同才是团结一切力量的纽带,是民族、国家的内聚力和民族精神的来源。

——陈艳辉《抗战时期的媒体宣传与文化认同重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出现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时期进步媒体的作用。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由于战祸,国家到处向人民征收赋税,逼迫催促索求,也没有固定标准,官吏窍立名目,随意增加赋税,新旧税接连不断,没有限度。而征收赋税的官吏借机对百姓进行侵夺。百姓因不堪忍受而大多逃亡为浮户。为了革除税收的弊病,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并解决对藩镇的军事费用,建中元年(780)杨炎向德宗建议实行“两税法”。具体办法是:“几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变,申报出入如旧式。”两税法的推行,“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两税法与租庸调不同,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这样就多,少改变了贫富负担赋税不合理的现象。同时,贵族官僚和商人也要按财产纳税,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两税法是中国税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炎改革赋税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炎的历史功绩。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光先对西洋历法和基督教的态度
“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认为耶稣是“乃谋反正法之贼首,非安分守法之良民”。
李贽对利玛实的态度
“今尽能言我此间之言,作此间之文字,行此间之礼仪,是一极标致人也。中极玲珑外极朴实“但不知到此何为我已经三度相会,毕不知到此何于也,意其欲以所学易吾周孔之学,则又太愚,恐非是尔。”
伏尔泰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这种儒者的宗教又一次受到推崇。它没有迷信、没有荒谬的传说,没有一条教义是触犯理性和自然的,信徒们对这些教义可以给出100种不同的含义,因为他们没有教条。”称赞孔子“全然不以先知自诩,绝不认为自己受神的启示,他根本不传播新的示教,不求助于魔力”。
孟德斯鸠对传统中国的态度
中国是专制制度的标准范例,是用棍子进行统治的专制国家,尽管中国也有某些可取之处,但总体上看,却应当是谴责和批判的对象。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本土观念与外来文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单选题(共10题)

6.
罗马法学家保罗在《论普拉蒂》中写道:“在对那些以全部财产承担责任的人作出判决时,不能夺去他们的全部财产,应当留下一部分让他们维持生活。”这一思想体现了
A.罗马法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B.成文法约束了贵族特权
C.罗马法的同情和包容原则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7.
辛亥革命后,各党派都表现了所谓“醉心共和”的极大热情,但他们这种热情是“以执政去留,为己党盛衰所系,而所争固不在政策”。这说明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共和宗旨成为政争手段
C.政治斗争削弱共和理念
D.共和主义推动政治进步
8.
从1941年7月至1945年6月,大后方通过征实、征购和征借等方式从农民手中所得到的稻麦总量约为4亿石左右。这主要说明
A.抗战防御阶段粮食问题严重
B.日本军控制了沦陷区稻麦
C.农民对抗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D.大后方成为抗日主要阵地
9.
1971年,尼克松政府制定了一份“中国许可证清单”,试图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以缓和对华关系,但并没有取得美国预期的效果,中国的反应十分冷淡。这表明
A.中美关系并未得到实质改善
B.美国忽视了中国当时的现实
C.经济利益是中美关系的关键
D.中国尚未改变对美国的政策
10.
除了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的江南地区和闽粤沿海的工商业吸纳了一部分雇佣劳动者外,被兼并土地的农民背井离乡或者换个地方继续务农,或者沦为奴仆,或者走投无路揭竿起义。这表明明朝时
A.土地兼并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形成自由劳动力的条件不成熟
D.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动荡
11.
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系科学文化扩张的结果,正是科学文化的积淀孕育出了像在英国出现的一批连接科学兴趣和工业导向的地方性的社团或者是研发组织,从而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大幕。根据这一观点,工业革命的产生是
A.经济发展的需要
B.有用知识的驱动
C.对外扩张的结果
D.研发组织的主导
12.
由上海唐晋记铁号1895年在汉口开设的晋和铁号,其经理由上海委派,根据营业好坏随时都可撤换,内部分工有跑街、账房、过磅、门市营业员等,都实行工资和分红制。据此可知
A.汉口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B.民族企业大都采取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C.晋和铁号具有近代性质
D.近代企业普遍采用资本主义雇佣方式
13.
1930年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指出,要“在坚决保持对外贸易垄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苏联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这反映了苏联
A.贯彻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B.有意改善与西方国家关系
C.国内经济已得到恢复发展
D.抓住工业化建设有利契机
14.
《晋律》在刑法方面的适用原则是:亲属相犯(如杀、伤等),以卑犯尊者,处罚重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重;若以尊犯卑者,处罚轻于常人,关系越亲,处罚越轻。这反映出当时
A.法律儒家化
B.伦理是定罪的最重要依据
C.儒学法律化
D.以礼人法的特点开始出现
15.
唐代以为艺术要“发乎情,止乎于礼”,要求书法“至善”,科举教育制度中的书学也以实用为目的,要求书写“皆得正详”,这种对“法”的极致追求,势必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反动。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书法作品是
A.苏轼《黄州寒食帖》
B.颜真卿《多宝塔碑》
C.唐寅《落花诗册》
D.柳公权(玄秘塔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