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570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1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清政府清醒地认识到铁路是“富强之本”,必须“精心策划”。1895年12月6日,清政府颁布上谕:“各省富商如有能集股至千万两以上者,著准其设立公司,实力兴筑。事归商办,一切赢绌,官不与闻。”1896年,创立北洋铁路官学堂。1898年又设立矿物铁路总局,主管铁路事宜。1903年后,收回利权思潮遍及全国,成为官员、士绅及留学生的一致共识。由中国民间自主筹集资金来建造铁路的商办模式应运而生。清政府顺应时势,于12月颁布了《铁路简明章程》:无论华商、洋商,均可禀请开办铁路。1905年清政府引进机车、铁轨,任命留美归国的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摘编自江沛主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选辑》

材科二“吾国向来闭关自首,深绝因拒,故当铁路萌芽之时,人民则惊疑,政府则顾虑,遂致买而拆卸之,弃其铁路于孤岛。……及后知铁路之不能不筑矣,而犹有拒外资,争路权之事,然以国力不胜,资本缺乏,争之不得,则路机与主权并落于列强之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坦赞铁路是新中国“铁路外交”的典范,坦桑尼亚建国后第一任总统尼雷尔高度评价说:“中国援建坦赞铁路是对非洲人民的伟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中国铁路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以“中国标准”的身份进一步走向国外,凭借高端的技术、低廉的成本、优质的服务、共赢的理念先后与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多国签订共建合同。中国铁路与世界各国通过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实现贸易互惠。中国的强大国力将会在更广泛的世界范围被世人认知,中国不再是完全依靠外国进口的技术弱国,“铁路外交”正在成为中国搭建与世界各国技术、经济、文化等友好往来的友谊桥梁。

——摘编自徐飞《中国高铁的全球战略价值》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为筹建铁路事宜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最终未能完成铁路修建宏愿的具体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铁路外交”取得成功的原因,并简析析其意义。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两汉之交,社会动荡,刘秀逐步消灭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重建统一的封建政权。为巩固政权,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虽设三公之位,但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他不顾众臣反对,坚持采用“退贪酷,进柔良”的政策,并通过封赏和不断任用新人的方式逐步淡化旧功臣的影响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官吏职所置尚繁,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令各郡县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有人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光武下诏:“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光武帝“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推行的改革措施促进了东汉社会的发展,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光武帝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光武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期间,英国人坚持认为伊朗官员应向同级别的英国官员敬礼,这加深了伊朗人的敌意。伊朗和其他地方脱离国外统治和影响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英国不得不后撤。与此同时,美国人和苏联人一直密切关注着伊朗的局势。1949年,美国之音开始向伊朗广播。随着一年后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向伊朗提供更多的直接援助。很快,美国开始与中东国家重新商议石油特许开采权的授权条件。然而,英国人却没有认清形势,缴纳给英国财政部的税金和支付给伊朗的授权费之间仍然有着巨大的差距。当摩萨台在1951年被选举为首相后,伊朗立即通过了一项将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的法律。1952年年底,美英主导了一项“联合政治行动”,摩萨台被逮捕并遭到审判。美国正式介入这一地区。

——据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在伊朗“后撤”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述美国向伊朗地区进行渗透所采取的措施。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查尔斯狄更斯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求学,但其一生创作了多部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奥列佛特维斯特》(中译《雾都孤儿》)通过孤儿奥列佛的不幸遭遇,揭示济贫院的罪恶。19世纪50年代前后发表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上的重大事件迅速地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展现。《艰难时世》描写工人凄惨的生活和斗争,提出劳资对立问题;《大卫科波菲尔》采用大量日常生活对话、方言、民间语法结构的口语,被称为“反映19世纪中叶英国中下层社会的长幅画卷”;《双城记》则真实地反映了封建贵族对农民的残酷迫害。狄更斯对卢梭“回归自然”的言论甚为赞同,《远大前程》这部小说中,皮普的经历正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回归自然人的一个历程。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独特的语言风格、生活习惯和嗜好,为读者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摘编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

(1)根据材料,指出狄更斯文学创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狄更斯文学创作特点产生的原因。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为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中外历史事件简图。从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单选题(共10题)

6.
公元前3世纪,古罗马开始出现私人法律学校。公元2世纪末,法律学校在帝国范围内已普遍存在。这些法律学校主要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以使其在行政和法律职业方面谋取职位。这一状况反映出,罗马法
A.已形成完备法律体系
B.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领域
C.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
D.只是维护奴隶制度的工具
7.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中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上内容属于
A.历史事实的叙述
B.历史过程的描述
C.历史原因的分析
D.历史结论的阐释
8.
唐代出现茶商、茶税、茶法和专门管理茶税的官员,还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书中不仅介绍了茶叶生产、加工的工艺,而且介绍了品茶的工具、方法,以及历史上嗜茶的典故。这表明唐代
A.茶叶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产品
B.茶税是国家主要税收来源
C.政府已经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饮茶成为社会风尚和文化
9.
《析津志》所载,元大都城内外商业行市即达30余种。其中,米市、面市、皮帽市、珠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等,皆在今北京积水****潭北的钟楼、鼓楼一带,这是因为南方来的漕运船皆停泊在积水潭的缘故(见下图)这一商业布局体现出
A.北京水运系统发达
B.北方物产丰富仍为经济重心
C.漕运带动商业繁荣
D.元朝对外贸易商品种类繁多
10.
1988年,我国放开了物价管制,除少数重要商品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放开后各地物价上涨很快,并最终演化成抢购风潮。材料表明
A.市场经济体制不适合中国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C.体制转型中矛盾的复杂性
D.商品的价格重新由政府制定
11.
罗斯福新政时期,许多立法几乎都不是由国会创始而仅交给国会审议。1933年以后的10年内,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高达3556项,联邦行政官僚机构扩大了5倍。这说明新政时期的美国
A.面临着严重的内外危机
B.分权制衡机制已经瓦解
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D.国会已成为总统的附属
12.
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中产阶级划分标准发生改变
C.西方社会的贫富差距缩小
D.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
13.
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闵、子般、子恶),被戕于外者一人(桓公),然而《春秋》对此书以“薨”,或书以“卒”。这种表述体现了
A.孔子的价值评判
B.历史记载的客观性
C.《春秋》旨在叙事
D.历史评价的公正性
14.
下图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一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的情形。图片反映出
A.建国初期农业改造已完成
B.新中国妇女学历水平提高
C.义务教育得到了基本普及
D.新中国对公民人权的重视
15.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曾找美国的著名法学家论证,结论是复辟帝制可以解决权力的有序继承问题,免得大家为争夺最高权力而搞得天下大乱。对此学者李海北认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初衷是好的,但因世界大势,中国已经没有复辟帝制的空间了。李海北意在
A.为袁世凯的复辟进行辩护
B.表明美国法学家论证的草率
C.说明民主潮流已不可逆转
D.指出复辟解决不了权力争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