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162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2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还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共和政体是如何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祁太平一带有谚语流行说:“坐官的入了阁,不如在茶票庄当了客。”可见其激励有多丰厚。比如著名的晋商毛鸿翙,年幼时家境清寒,十几岁在西裕成颜料庄当学徒开始,到二十几岁提拔成颜料庄二掌柜,1823年西裕成颜料庄改为日升昌票号,毛鸿翙为日升昌二掌柜。后来因为与大掌柜的不和,毛鸿翙出走并在1826年担任了蔚泰厚票号的大掌柜,不久又兼任了东家新改建的另一个票号新泰厚的大掌柜,在两个票号中毛鸿翙都顶有身股1股。利用在蔚字票号担任大掌柜的二十多年的分红和自己的不断经验,毛鸿翙逐渐建立和发展起自己的产业,先购置土地,然后设立粮行、布庄、烟店、烟厂等,到1865年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出资创办了自己的票号蔚长厚。毛家的资产究竟有多少,尚无详细资料可查。但在1875年山西赈灾捐银中,毛鸿翙的孙子毛履泰捐银达8400两,钱1300千文,排名只在日升昌票号东家李氏之后,其富有可见一斑。
——《中外管理杂志.晋商的股权激励》
材料二咸丰年间,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有“山西票庄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百余年。……在清末民初衰败下来,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原来依靠的清政府衰败灭亡了,再加上外敌入侵和国内战乱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其自身没有摆脱其在封建制度下局限性。随着票号在国内繁荣了100多年之后,巨额的赢利和分红滋生财东与掌柜的腐化堕落,导致票号内部管理混乱、规章废弛,避亲举乡的原则不在被严格的执行,父子先后担任掌柜的现象也越来越多,票号失去了之前“东伙之间同心、员工上下协力”的精神。同时长期丰厚的利润也降低了晋商开拓新领域的动力,僵化的制度导致票号错失向银行转化的有利时机,票号大掌柜对组建银行的抵制直接导致山西票号反复错失向现代银行组织管理模式过渡的有利时机,现代银行的冲击也是造成山西票号最终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且直接原因之所在。尽管晋商衰落了,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股权激励经验还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山西票号创办的方式?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清末民初“山西票号最终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朝是科举承前启后的朝代,也是臻于成熟的朝代。宋朝以后直到清末宣统年间,科举制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北宋前期因为贡举不公,多次引发士人抗议,宋朝完善了此前的很多弊端,也确立了最佳的考试内容。政府在科举考试中推行糊名(又称“封弥”)制度。不仅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姓名、乡贯,也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封弥官不得参与评卷,评卷官也不得参与封弥。
宋政府又实行眷录法。规定眷录官必须依试卷原文眷录,不准随意窜改文意或增减字句,经校勘官与原文校对无误后方可标号封弥。举人的亲笔试卷称为真卷,送交封弥官保存,以备核查;眷录卷被称为草卷,评阅的主考官只能看到草卷。此外,还制定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与外界隔离,直到考试结束。

——摘编自崔勇、丁建军《宋朝科举考试创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宋政府科举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恃其富强,不虞后患”,“每月役丁二百万”,“结怨于民”,经十个月完成,“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运河建成后,洛阳成为全国的漕运中心。后来,唐朝也长期以洛阳为东都,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后晋也先后定都于此。

——据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隋炀帝营建东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炀帝营建东都的影响。

2.论述题(共1题)

5.
   阅读下表“19世纪中期以来至20世纪初的中国”,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甲午中日战争
维新变法
实业救国
八国联军侵华
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试从上表中任选出三个关键词,自拟一个主题,并运用所选的三个关键词对自拟的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所拟论题主题立意明确;列出所选的准确关键词;阐述关键词与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史论结合)

3.单选题(共12题)

6.
长期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说:“人民群众的武装起义保全了帝国的领土完整,它们使外国列强慑于群众起义,特别是在经历了×××的恐怖以后,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希望。”材料中的“×××”事件
A.促使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反映了民主革命的高涨
C.体现了中外民族矛盾的激化
D.是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
7.
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此后,各省陆续成立了咨议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民间士绅阶层开始参与地方事务
B. 清政府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C. 地方政权结构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D. 清政府积极推动代议政治发展
8.
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中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C.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
D.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9.
中央红军长征期间曾经先后设想在湘西、云贵高原、川西、新疆等地建立新的根据地,最后选定在陕北。这表明
A.红军战略转移计划周密B.西部地区群众基础薄弱
C.敌强我弱形势没有改变D.北上抗日成为全民共识
10.
胡适受梁启超“新民”思想的影响,认为“新民”的意思是要改造中国的民族,要把这老大的病夫改造成一个“新鲜活泼”的民族。下列史实最能体现中国的民族成为一个“新鲜活泼”民族的是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1.
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对此时期欧美社会分析和说明,最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完全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12.
鸦片战争以后,地处长江口北岸的通海地区,因洋纱“条干均匀,不易断头,渐为机户所乐用,作为经纱,于是就出现了洋经土纬的改良土布”。当地众多农户扩大土布生产而对机纱的大量需求,促使通州大生纱厂在19世纪末应运而生。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近代手工业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自然经济在近代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C.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诞生
D.洋纱大量涌入导致手工棉纺织业破产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到宋代逐渐发展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盛产米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广泛流传。但到明代中叶,该地区出现“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价值取向,农户的经营重点转向种植经济作物的“地”。这一现象说明该地区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B.农业生产的发展呈现出市场化的趋势
C.农业雇佣生产加速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D.重农抑商思想受到主流价值取向挑战
14.
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集市数
集市数
集市数
直隶
132
527
537
陕西(关中)
143
238
264
江西
459
545
976
福建(不含台湾)
131
205
511
广东
/
1270
1959
 
A.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B.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C.农产品大规模流入市场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15.
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世纪70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
A.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
B.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
C.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
D.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
16.
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从艺术风格上看,它应该与下列哪部作品接近
A.《自由引导人民》
B.《人间喜剧》
C.《日出·印象》
D.《格尔尼卡》
17.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B.天朝惊梦---自强梦碎---专制梦醒---建国梦成---富强梦启航
C.天朝惊梦---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富强梦启航---建国梦成
D.天朝惊梦---富强梦启航---专制梦醒---自强梦碎---建国梦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