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121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4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泰汉时期,汉字形成统一的书写规范。官学、书院、私塾大都使用汉语,科举考试亦然。魏孝文帝改革将汉语作为"正音”,清朝确立在全国的统治后,很快将汉语作为官方语言,日本等周边国家的语言也受到汉语影响。拉丁语最初是古罗马人的语言。公元1世纪,标椎拉丁语形成,与希腊语等一起成为罗马帝国学校的教学语言。罗马帝国解体后,拉丁语的日常口语功能逐渐丧失,成为一种书面语言。17世纪末期以前,西欧的学术著作大都使用拉丁文撰写,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等在拉丁语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民族语言。
阅读材枓,结合所学,概括上述两种语言文字发展演变的异同。
2.
   阅读下列材料,固答问题。
材料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与南宋之间的和议,击禆宋淮河一线守军,直赴长江北岸的西采石。中书舍人虞允文奉宋岛宗之命前往东采石犒劳长江南岸的宋军。“时敌兵实四十万,马倍之,未军才一万八千”。宋军溃散之余,新的指挥系统尚未成立,军无斗志,部队“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虞允文“立招诸将,勉以忠义”,部署防御。有人说“公受命犒师,不受命怿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虞允文表示:“危及社稷,吾将安避!"在其感召下,“士殊死战”,最终连败金军,挫败其渡江南下的企图,虞允文随后拜访养病的两淮朱军统帅刘铸,刘铸说:“朝朝廷养兵三十年,一技不施,而大功乃出于一懦生,我辈愧死矣。”诸路宋军继续出击,宋佥重新走向和谈。

——据《宋史•虞允文传》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采石之战的历史意义.并根据材料,简评虞允文在采石之战中的作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畋,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因,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防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毎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
——一摘自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材料中唐太宗认为陏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衫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害。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进,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査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方官员及巡査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
——《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
(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江河所终极。死后该教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
——一(上谕档(道光朝)》U829年)
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査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处理。
-——《上谕挡(道光朝)》(1838年)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

2.单选题(共25题)

5.
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D.煤炭与钢铁
6.
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陆九渊
7.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8.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9.
1949年,***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潮”出现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10.
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11.
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
12.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社会人文精神的开始,这种理论是
A.提倡教化人民B.感觉即知识C.人是万物的尺度D.知识即美德
13.
文艺复兴揭开了宗教神秘的面纱。人们在谈及文艺复兴时,常常引用罗沙克的名言:“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这说明
A.文艺复兴仍借助复兴古希腊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思想
B.人们找到了自我,不再信奉上帝
C.民主、自由等新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
D.封迚专制制度受到了沉重打击
14.
“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5.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加快了西方迈入近代社会的步伐。“替宗教改革开路”的发明是(   )
A.指南针B.火药
C.针灸疗法D.印刷术
16.
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知识。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
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D.相对论
17.
被宗教人士评论为“让上帝远离了这个世界,降低了人类在其中的独一无二性”的学说是
A.伏尔泰的天赋人权说B.达尔文的进化论
C.马丁·路德的新教学说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8.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D.“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19.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
“少看或不看中国书……把线装书扔入厕所去"“所有中国的古书都有毒!”“旧文学,旧政治,旧伦理,本是一家眷属,固不得去此而取彼。”这些言论应该出现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
观察漫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该漫画描绘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C.该漫画描绘的是维新思想的特点
D.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思想
22.
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主要表现是它
A.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B.超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C.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23.
“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又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改良主义
24.
1949年***充满激情地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促进了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高湖”出现的是
A.“大跃进运动”的发展
B.“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D.“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25.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26.
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27.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创作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的、直率的真实。"下列文学作品中,创作风格与其观点一致的有
①<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②(大卫•科波菲尔》
③(安娜•卡列尼娜》
④《约翰•克里斯朵夫》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8.
人们评论一个艺术流派:“(他们)拥抱现实生活——但是以不同的方式。别具一格的是,他们对色彩、光线和光学的新理解融入他们的画作中。”下列画家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徳拉克洛瓦
B.凡高
C.列宾
D.毕加索
29.
贝多芬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与贝多芬音乐创作中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精神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生饱受贫困、耳聋、失恋的痛苦
B.“从黑喑到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是他的座右铭
C.贝多芬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受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影响

3.选择题(共8题)

30.

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31.

读“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完成下列各题:

32.

贵州省某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全村群众,历时36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7200米长的“生命之渠”,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黄大发的不平凡之处在于(  )

①奋不顾身,舍生取义                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③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④恪尽职守,明礼诚信

33.如下图是消化系统的模式和叶切面图,请据图回答:

  

34.如下图是消化系统的模式和叶切面图,请据图回答:

  

35.

西亚地处“五海三洲之地”,五海之中有一个“海”实为湖泊,它是(    )

36.如图a所示,一长方体木块质量为0.12kg,高为4.0cm;将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0cm,如图b所示,利用金属块和细线,使木块浸没水中且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求:

37.如图a所示,一长方体木块质量为0.12kg,高为4.0cm;将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0cm,如图b所示,利用金属块和细线,使木块浸没水中且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