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备考:居民与聚落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41188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选择题(共19题)

1.
如图为“地球夜景”卫星图片。读图,完成下题。

图中的亮点为地表灯光反射的结果,其大小和强度能够反映出城市的状况。由图片可以比较出不同地区间(  )
A.城市密集程度B.人口年龄结构C.考试分数高低D.年降水量多少
2.
下图是四个大洲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四个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非洲B.北美C.亚洲D.欧洲
3.
雨燕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雨燕每年三、四月来到北京,七、八月飞离北京。读北京雨燕迁徙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说法有误的是
A.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B.乙地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较少
C.丁地所在大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D.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且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4.
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B.bC.cD.d
5.
如图,下列叙述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分析得出的是(  )
A.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B.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C.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D.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
6.
关于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7.
读如图,回答下题。

促使该地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8.
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
A.世界上使用上数最多的语言B.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D.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外语
9.
小明于2016年8月去巴西里约热内卢观看第31届夏季奥运会,他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A.白种人,葡萄牙语B.混血种人,西班牙语
C.白种人,西班牙语D.黑种人,葡萄牙语
10.
读表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比乙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甲国比乙国的人均国土面积大
C.甲国的出生人口数多于乙国D.甲国的人口总量少于乙国
11.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经典之作。如图为某同学据此书绘制的航海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题。若乘船沿此路线旅行,需在①、②、③处上岸补给,依次看到的当地居民肤色主要是
A.白、黄、黑B.黑、白、黄
C.黄、黑、白D.白、黑、黄
12.
国务院总理***年度会晤.据此回答下题.
***在澳大利亚期间,哪些语种的随行翻译最忙碌
A.西班牙语B.阿拉伯语C.法语D.英语
13.
(题文)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题.图中四类国家都可能存在人口问题,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国家为
A.①B.②C.③D.④
14.
(题文)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迁徙途中雨燕飞越了世界最大的半岛
B.迁徙途中雨燕飞越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
C.由丙到丁所经过地区的居民主要为黑种人
D.迁徙途中雨燕飞越了亚、欧、非三大洲
15.
如图中的阴影表示亚欧大陆的人口密集区,对它们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中高纬度
B.都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地方
C.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D.都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
16.
下列有关西亚地理景象的叙述,不可信的是( )
A.当地人身穿长袍,说着英语聊天B.一艘艘油轮往来穿梭于波斯湾中
C.水果超市里,摆着诱人的椰枣D.邀数位好友,骑着骆驼,欣赏大漠风光
17.
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B.乙地区石油储量丰富,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区
C.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D.丁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
18.
读 “非洲及邻近区域略图”,完成下题。

图示地区,以黑色人种为主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19.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政治中心,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悠久与灿烂.回答下题.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部封闭,禁止游人参观B.拆除后都做成微缩景观供人参观
C.为适应现代生活要彻底改造D.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2.解答题(共3题)

20.
读“竖版世界地图”,回答问题。

(1)B地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   
(2)C国的居民主要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________。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   
(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________。   
(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
21.
模拟旅游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国某中学学生小明在暑期开展了名 为‚环游世界‛的网络模拟旅游学习活动。通过上网收集、分析资料,逐 步加深对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认识。
如图表示网络模拟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主题 1--探究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关系
(1)小明发现各区域传统民居的特点和自然环境有关,请将模拟旅游区域与右图中特色民居 及气候条件对号入座。
请对号入座:
______--C地区--______
______--D地区--______
______--F地区--______ 
学习主题 2--探究人种、宗教与语言的分布
(2)小明发现各区域在人种、宗教和语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请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完
成表格。

学习主题 3--探究地理现象的原因
(3)小明发现各区域都有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请解释原因。
①A 国多火山地震。______
②B 国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______
③E 国水旱灾害频繁。______
22.
读 “云南省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 “某地民居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和云南接壤的国家乙是______,图中湄公河在云南省境内称______;
(2)右图是甲地傣族同胞居住的______,反映出当地气候______的特点。
(3)云南省西北部的山脉①是______(填名称)。
(4)湖泊②有“高原明珠”之称,但其污染严重,保护该湖泊的措施有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9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