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5题)
A.毕业在即,现在想来,美好的初中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了。 |
B.“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
C.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 |
D.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粮的供养。 |
A.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
B.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
C.有时赶车不及,还得原路退回。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
D.北京时间上午9时30分,年轻的登山队员——运动健将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一级运动员贡布(藏族)四人,背着高山背包,扶着冰镐,开始向珠穆朗玛顶峰最后的380米高度冲击。 |
2.现代文阅读- (共2题)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①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②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③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④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⑤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⑥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因此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⑦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来自:新华网 作者:张家伟 选文有改动)
【小题1】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小题2】(1)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请结合本段文意,简要解释“海啸”。
【小题3】“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该句中加点词“可能”能否去掉,为什么?
【小题4】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1)海啸的形成与地震震级相关,强烈的海底地震一定会导致海啸。
(2)海啸通常有暴潮、火山爆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多大关系。
态度
①一条蚯蚓,遁地三尺,穿越黑暗,缘于它坚持不懈地挖掘;一只大鹏,俯瞰五岳,睥睨江河,缘于它始终不渝地飞翔。一条山路,尽管崎岖险恶,但不畏艰险的人终会抵达高山之巅;一条大道,尽管平坦宽阔,但瞻前顾后的人也会半途折戟沉沙……这一切,都缘于态度。
②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让一个人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清醒地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高骛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上从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中淡然自如。
③在一生中,总会为自己设定一个人生目标,而正确的态度则会使这个目标更加坚定。一个拥有积极态度的人,往往专注并执著于自己的目标,且为之殚精竭虑,为之废寝忘食、心无旁骛、义无反顾。他们的人生态度常常是明朗、坚定、睿智、乐观的,像洒向草地的阳光,像掠过江面的劲风,在灿烂中摇曳着生机,在刚劲中透露着力量,充满着无限活力。抱有消极人生态度的人则不然。他们往往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热情不高,投入不够,慵懒、倦怠、左顾右盼。三心二意,像秋日的落叶般飘零,像墙上的衰草般枯败、沉郁,没有活力,没有希望。
④不同的人生态度,也是自我品质的一种反映。拥有乐观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坚强的人;拥有豁达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拥有平实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谦逊的人;拥有严谨人生态度的,一定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时时兼济苍生的,一定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
⑤如果说,品质是从生命的个体上旁逸斜出的一条绿色藤蔓的话,那么正确的人生态度则是绽放在这些藤蔓上的色彩各异的花朵。这些花朵,在绚烂地绽放后,最后为你结出最美的人生果实来。
⑥如果你生活困顿迷茫,在人生的路上走得并不顺心遂愿,就该想着适当地调整一下自己的人生态度,或许,你会因此而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分哪几层来阐述中心论点的?【小题2】作者认为“正确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用文中的话回)
【小题3】仔细阅读第③段,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其论证方法及作用。
【小题4】读完本文,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态度的看法。
3.综合性学习- (共1题)
翻开我们的《初三·五班志》,你可以看到,①“中考”是最高频率出现的一个词,而“希望”“彷徨”“不安”种种心情则可以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班志上面,栩栩如生地展示着课堂上的每个细节,你会发现,②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老师那可敬的形象也随着故事跃然纸上:和蔼可亲的陈老师,[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治学严谨的林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罗老师……在老师们的眼里,③我们都是未来的希望,因为他们甘为我们呕心沥血。
4.作文- (共1题)
(1)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2)近年来,从苏丹红、毒大米到三聚氰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添加剂防不胜防: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一滴香、地沟油、牛肉膏又接踵而来;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
(3)20年献血6万毫升,足可装满六个水桶;28年总收入,捐出去了一半;只有一个女儿,却要准备180份学费……积善成德铸大爱,涓滴汇海洒真情。郭明义,行者无疆。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现代文阅读:(2道)
综合性学习:(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