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3874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1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启蒙运动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如何评价其思想?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改革运动?其主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材料三康德的名言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启蒙运动的影响。
2.
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认为:新文化的先驱者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放在截然对立的位置,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中西文化兼收并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晚清涌现出来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实践意义,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被人们用作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的工具或者思想武器。…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而思潮却仍然要与新思潮相互纠缠并延续很长一个时期,这样的纠缠有旧思潮对新思潮的孕育,也有对新思潮的遏制。…当时思想家们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也表明他们对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国情知之甚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上思考不够成熟    

——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

材料二 就东方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的一般情况而言,在早期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初遇两方文化时,各个民族基本上对两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之后,先后有一部分人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

——罗福惠《寻择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晚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特点。
(2)试从材料二中“离异”的角度,概述1840——1919年的中国历史的进化轨迹。
3.
社会的进步往往以思想的解放与观念的更新为先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还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摘自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材料二 它是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摘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大辩论”指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思想现象?列举战国时期“儒法争用”的两位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提及的“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与文艺复兴相比,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有什么新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这篇讲话的历史背景。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单选题(共13题)

4.
2012年是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二十周年。南方谈话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在于邓小平在这次谈话中(  )
A.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B.再次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模式中选择了后者D.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5.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材料中“改造了儒家思想”主要指汉代学者(  )
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王位世袭B.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
C.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D.从根本上否定了仁政思想
6.
某书云:“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作者旨在说明中国三大发明
A.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转型
B.改变了世界面貌和状态
C.未能发挥应有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D.造成中国人的盲目自大固步自封
7.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A.《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B.《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C.《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D.《聊斋志异》:“(女)儿已委身乔郎矣,更无归理。如有变动,但仍一死!”
8.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9.
下列信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举贤良,铁业官营,《吊屈原赋》
②密折,理藩院,粉彩瓷器
③修直道,左右丞相,小篆
④门下省,高转筒车,火药箭,《玄秘塔碑》
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10.
阿里巴巴 1998 年正式注册,随后,卓越、京东、凡客诚品、苏宁易购相继成立。2012 年, 中国网络零售超过 1.2 万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4 年,中国 网络零售额已突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  10%。这说明(   )
A.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B.知识经济迅速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C.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D.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流
11.
伽利略在总结自己的科学研究方法时说:“这是第一次为新的方法打开了大门,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在未来的年代里,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这里的“新方法”
A.导致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强调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C.重在依靠推理和假说论证
D.证明哥白尼新学说错误
12.
“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只想新其貌,而不想新其心”。此话评论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
中体西用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得到不断地充实发展。甲午战后,各方人士包括梁启超、陈宝箴、盛宣怀等人,都突破了洋务派对“中体西用”的解释。其“突破”主要体现在
A.转向对西方制度的学习
B.宣传西方学说开启民智
C.促使政府开始走向改革
D.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
14.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经历了长达26天的太空跋涉,终于登上了月球背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着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项壮举。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重要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15.
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北宋市民阶层兴起——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B.明清时期思想文化专制——小说走向繁荣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繁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
16.
“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是
A.《红与黑》
B.《人间喜剧》
C.《悲惨世界》
D.《战争与和平》

3.选择题(共1题)

17.附加题:(y﹣z)2+(x﹣y)2+(z﹣x)2=(y+z﹣2x)2+(z+x﹣2y)2+(x+y﹣2z)2.求 (yz+1)(zx+1)(xy+1)(x2+1)(y2+1)(z2+1)  的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