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著名历史学家张岂之认为:新文化的先驱者没有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放在截然对立的位置,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对中西文化兼收并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晚清涌现出来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实践意义,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被人们用作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的工具或者思想武器。…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而思潮却仍然要与新思潮相互纠缠并延续很长一个时期,这样的纠缠有旧思潮对新思潮的孕育,也有对新思潮的遏制。…当时思想家们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了憧憬,也表明他们对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殊国情知之甚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问题上思考不够成熟    

——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

材料二 就东方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的一般情况而言,在早期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初遇两方文化时,各个民族基本上对两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之后,先后有一部分人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

——罗福惠《寻择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晚清进步思潮出现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特点。
(2)试从材料二中“离异”的角度,概述1840——1919年的中国历史的进化轨迹。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2-10 05:04: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