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757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2/6/29

1.选择题(共35题)

1.
南亚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高原、平原B.平原、高原、山地
C.山地、平原、高原D.平原、山地、高原
2.
亚洲地形的显著特点是
A.地势平坦,起伏不大B.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C.以平原为主D.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
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是
A.南亚B.欧洲西部C.东南亚D.西亚
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林徽因传(节选)

张清平

   ①1920年初夏,林徽因伴随父亲来到了欧洲。

   ②各处景物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流过,各种印象叠加在了一起:巴黎街头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空气,罗马游览胜地绿色松林如波涛般望不到尽头,阿尔卑斯山上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法兰克福一碧如洗的蓝天上盘旋的鸽群,钟声、鸟鸣、树林、草地组成了和谐的交响,风情万种;遗址、遗迹如珍奇宝石穿成的项链,浪漫多姿;古老而迷人的欧洲像是一幅色泽古黯的织锦,散发着久远的高贵的气息

   ③徽因的感受是复杂的。她敞开心灵摄取吸收来自这个新世界的印象和知识,纷至沓来的杂驳信息常常使她感到既新奇又疲倦。同时,远离祖国,远离同龄伙伴的她又时常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所适从。在父亲频繁外出的时间里,孤零零的她时常想,父亲出去给别人演讲些什么呢?他讲的那些问题有那么重要吗?他怎么根本就不在意近在身旁的女儿呢?

   ④一个人的时候,她更多的是偎在壁炉旁,一本接一本地阅读英文版的书刊。此时,她才对北京培华女子中学严谨的学风心怀感激。来到英国后,她没怎么费力就能够自如地与人交流和用英语阅读。她读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读丁尼生、霍普金斯、勃郎宁的诗,读萧伯纳的剧本。刚开始,她的阅读还带有学习英语的目的,可读着读着,这些书就引领着她进入了一个令她心醉神迷的世界。尽管其中的一些作品她早在国内就看过林琴南的中译本,可如今读过原著,她才知道那些文言的译本是多么蹩脚,简直不能传达原文的情致于万一。徽因天性敏感细腻,文学唤醒了她对生活的种种体验,激起了她强烈的共鸣。

   ⑤伦敦的天气仿佛永远只有好坏两极。春夏之际,太阳明媚而艳丽。垂柳柔柔的枝条在风中软软地飘荡,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着青葱绵密的草坪,一切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一切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这时节,徽因总爱跟着女房东一同外出。女房东是一位建筑师,徽因常和她一道出去写生、作画。她最爱去的地方是剑桥一带,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徽因拿着一本书,坐在草坪上,四下望去,皇家教堂富丽庄严,皇家学院散发着宁静、幽雅的气息,“三一学院”图书楼上,拜伦雕像潇洒地凝视着遥远的天际。

   ⑥在国内,徽因随着家庭的搬迁,南来北往走过许多地方,出国后跟着父亲也到过一些城市。可只有在这里,在尽情领略了英国剑桥脱尽尘埃的景色后,她才恍然觉察,那_______的碧草、_______的流水、_______的睡莲、_______的朝晖晚霞,好像可以随着空气、星光一起渗透进人的灵魂。

   ⑦她想起小时候住在祖父家,看过好多宋元名家的山水画。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画卷上,总是画着那么雄奇的山川,那豆大的房舍和米粒大小的人物。如今她懂了,人在自然的怀抱里真是很小,小到只想变成一株草、一朵花、一滴露珠。在与女房东的交谈中,徽因知道了建筑师与盖房子的人的区别,懂得了建筑与艺术密不可分。以这样的眼光再去回想她在国内国外看过的庙宇和殿堂,果然就对这些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⑧从这时起,徽因萌生出了对未来事业的朦胧愿望。

【相关链接】林徽因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曾参与国徽设计和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为民族及国家做出莫大的贡献。

5.
东南亚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是 ( )
A.印度尼西亚B.马来西亚C.文莱D.新加坡
6.
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D.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
7.

下列有关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8.
南亚的热带季风在 月进入热季
A.2~7B.3~5C.11~次年2D.6~10
9.

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我便弃了学藉,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blank#}1{#/blank#}改为{#blank#}2{#/blank#}

10.

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我便弃了学藉,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blank#}1{#/blank#}改为{#blank#}2{#/blank#}

11.

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我便弃了学藉,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

{#blank#}1{#/blank#}改为{#blank#}2{#/blank#}

12.
下列有关南亚气候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南季风强时,容易出现旱灾
B.冬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C.东北季风持续时间长会引发水灾
D.西南季风势力很弱时,容易出现旱灾
13.
南亚的国家中,与我国有不连续疆界的国家是
A.孟加拉国B.印度C.尼泊尔D.不丹
14.

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鲁迅自传》,班上开展“读鲁迅作品,学鲁迅精神”的读书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5.
西亚最丰富和最缺乏自然资源分别是( )
A.水和矿产B.石油和森林C.土地和淡水D.石油和淡水
16.【写法借鉴】
《白鹅》一文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做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作者对白鹅观察细致,通过观察抓住白鹅的各种特点,进行描绘。如白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对于白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的描写,都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片段仿写】请你课下观察一种小动物,细致地刻画其一两个方面的特点,并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下来。(150字左右)
17.【写法借鉴】
《白鹅》一文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做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作者对白鹅观察细致,通过观察抓住白鹅的各种特点,进行描绘。如白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对于白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的描写,都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片段仿写】请你课下观察一种小动物,细致地刻画其一两个方面的特点,并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下来。(150字左右)
18.【写法借鉴】
《白鹅》一文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做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作者对白鹅观察细致,通过观察抓住白鹅的各种特点,进行描绘。如白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对于白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的描写,都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片段仿写】请你课下观察一种小动物,细致地刻画其一两个方面的特点,并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描绘下来。(150字左右)
19.
下列对中东地区战争与冲突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石油资源丰富B.水资源匮乏C.宗教信仰不同D.贫富差距明显
20.

【写法借鉴】

《鲁迅自传》一文是一篇自传,作者在文中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自己家境情况、主要经历及著述情况,语言平实含蓄,选材得当,重点突出,值得学习与借鉴。

【片段仿写】请你写一个片段,对自己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别人对你有一个大体的了解。(100字左右)

21.
“音乐之都”是
A.法国首都巴黎B.希腊首都雅典
C.奥地利首都维也纳D.意大利首都罗马
22.
下列不属于欧洲河流特征的是( )
A.水流湍急、水能大B.航运价值高C.河流短小D.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23.
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峡湾和芬兰成千上万的湖泊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海浪作用
24.

【写法借鉴】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一文用词准确,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很有时代特色。如“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等语句,作者借用“党”“内战”这些词语,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和家中的其他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反抗旧势力代表(即自己的父亲)的有趣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你身边的比较风趣的同学,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描写他的举止言谈。

25.

【写法借鉴】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一文用词准确,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很有时代特色。如“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等语句,作者借用“党”“内战”这些词语,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和家中的其他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反抗旧势力代表(即自己的父亲)的有趣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你身边的比较风趣的同学,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描写他的举止言谈。

26.

【写法借鉴】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一文用词准确,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很有时代特色。如“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等语句,作者借用“党”“内战”这些词语,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和家中的其他人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联合反抗旧势力代表(即自己的父亲)的有趣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你身边的比较风趣的同学,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描写他的举止言谈。

27.
关于欧洲西部的经济,叙述正确的是
A.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低
B.各国经济都立足于国内,对外贸易不发达
C.农业中种植业占绝对优势
D.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非常繁荣
28.

阅读课文《***的少年时代》12~19段,回答小题。

29.

阅读课文《***的少年时代》12~19段,回答小题。

30.

阅读课文《毛泽东的少年时代》12~19段,回答小题。

31.
“啤酒之都”所指的城市是
A.慕尼黑B.巴黎C.柏林D.雅典
32.

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3.

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4.
原产地在非洲的经济作物是()
A.咖啡、橄榄、油棕、香蕉   B.水稻、花生、可可、芝麻
C.小麦、棉花、剑麻、油菜   D.茶叶、甘蔗、玉米、高粱
35.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B.安第斯山脉C.落基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2.解答题(共4题)

36.
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问题。(20分)

(1)从地理位置看,东南亚有“ ”之称,其东南—西北走向的“道路”名称是 ,被称为 的“海上生命线”。
(2)图中A国国内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有  的美称。
(3)C岛屿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4)图中E海域所在的国家是  ;所属的大洋是 。D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这里位于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37.
读“西亚地区图”,回答问题:(20分)

(1)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被称为“     ”之地。
(2)该地区是世界上石油 最为丰富、石油 量和 量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主要输往日本、
(3)图中标注的主要石油生产图①是 ,②是 ,③是 ,④是
38.
读“欧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欧洲西部最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从①地到②地由_________性向__________过渡,该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③是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风。
39.
读“非洲气候分布图”、“非洲年降水量图”和“非洲7月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

甲图中A是_______气候,B是_______气候,C是______气候,D是_____气候,分析可知,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5道)

    解答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