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练习:第二章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3071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8

1.选择题(共8题)

1.
“阿尔卑斯——滑雪者的终极梦想”,人们总是这样形容这座欧洲雪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不可分,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板块是 (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小题2】小明根据所学的板块知识,对阿尔卑斯山脉及其周围的地理事物进行了大胆猜测,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地中海将会逐渐缩小B.非洲和欧洲将会连成一体
C.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区多地震D.阿尔卑斯山脉将不再发生变化
2.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最大的裂谷带,关于其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地震频繁造成的B.火山活动剧烈造成的
C.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D.板块发生碰撞运动造成的
3.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还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漫画《原来我们曾是一家人啊!》,回答各小题

【小题1】漫画反映的是
A.盖天说B.大陆漂移假说C.浑天说D.日心说
【小题2】该学说的提出者是
A.B.C.D.
4.
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0.5厘米至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B.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D.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5.
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  )
A.太行山是由海洋演化为陆地而成的B.太行山今后将会从陆地转变为海洋
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陆地演化而来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一直生活在陆地上
6.
如下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7.

地方管理制度与国家的巩固、民族的团结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阅读材料。

材料一:避免分裂只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的理由之一,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理由,就是郡县制与皇帝制度最相适应。秦始皇要实行的是皇帝一人的独裁统治,如果实行了封建制(分封制),皇帝的权力就会受到封君(卿大夫之辈)的制约并会因此削弱,而郡县制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皇帝一人的绝对权力。

——王立群读《史记》

材料二:清朝建立的大一统,与秦始皇建立的大一统不一样,不再是“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而是在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内部创造了一个双元的政教制度。在汉人地区的本部十八省,清朝继承了历代的儒家礼乐制度,以华夏文明治理华夏,而在满蒙藏边疆地区,乃以喇嘛教为共同的精神纽带,而在治理方式上更具有多元、弹性和灵活性,以保持历史的延续性。

——许纪霖《如何实现多元一体的边疆治理》

请回答:

8.
下列有关海陆变迁、板块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
A.岛礁涨潮时淹没,退潮时露出,证明海陆在变迁
B.台湾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所以多地震
C.板块运动导致海陆的变迁,同时在板块的交界处形成火山地震带
D.世界两大山系主要分布在板块的内部

2.解答题(共1题)

9.
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块名称:
A ,B ,C ,D ,E    ,F    
(2)六大板块中几乎是海洋板块的是   ,格陵兰岛位于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均填代号)
(3)在图中标注两大火山、地震带的名称,火山、地震带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  
(4)亚洲东部的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地震国”,每年的有感地震达1500多次,甲、乙两地中代表日本的是 ,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5)①处是   山脉,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仍在持续增高的原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8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