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界也产生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8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在西方,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是他们的代表;我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黄宗羲、顾炎武以及王夫之。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革。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4)中国明清时期的思想界也产生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你认为中国的新思想不能像欧洲的思想潮流那样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4题)
5.
英国哲学家指出: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
C.“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
D.“人因为自己的善行而得救” |
8.
“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A.人人生而平等 |
B.知识即美德 |
C.认识你自己 |
D.人是万物的尺度 |
9.
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第一次是希腊时代,第二次是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下列关于这三次演进和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
B.第二次使人从基督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
C.第三次促进了人自身和人的思想双重解放 |
D.后两次把人们从君主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
11.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什么思想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D.信仰得救;致良知 |
13.
“下面是一位同学准备自编剧本中的一段:一位商人慕名来到了
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
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
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
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①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
②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之父”莎士比亚,探讨了
③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他们还欣赏了
④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你认为剧本中应该修改的地方有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3.选择题- (共3题)
17.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这首民歌反映了人民公社化的历史。
错误:{#blank#}1{#/blank#} 改正:{#blank#}2{#/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