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5题)
4.
有关大陆漂移与板块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早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科学家是哥伦布 |
B.大陆漂移说是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
C.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成七大板块 |
D.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
6.
关于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6℃ |
B.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 |
C.青藏高原由于纬度较高,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 |
D.各地气候差异都是由地形因素造成的 |
14.
(题文)据德国统计局推测,2050年德国人口数量将从现在的8 200万下降到7 080万,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由此产生的后果是
A.劳动力短缺 | B.自然资源短缺 |
C.社会养老负担减小 | D.环境质量下降 |
2.解答题- (共3题)
16.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大部分位于( )
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
(2)非洲所在的板块是 板块,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
资料一: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县(31N,103.4ºE)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
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汶川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3)此次地震发生在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该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 (填“挤压”或“张裂”)处,地壳比较 (活跃或稳定)。
(4)下列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 错误 的是( )
A.在教室里,可躲在结实的书桌下或墙角下
B.在室外,可躲在高大建筑物边
C.在商场,可躲在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
D.在影剧院、体育馆可躲在结实排椅下

(1)我国大部分位于( )
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D.亚欧板块
(2)非洲所在的板块是 板块,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带就是太平洋板块与
板块、 板块、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地带。
资料一: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县(31N,103.4ºE)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
造成人民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汶川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
(3)此次地震发生在我国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该处位于 板块和 板块的 (填“挤压”或“张裂”)处,地壳比较 (活跃或稳定)。
(4)下列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 错误 的是( )
A.在教室里,可躲在结实的书桌下或墙角下
B.在室外,可躲在高大建筑物边
C.在商场,可躲在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
D.在影剧院、体育馆可躲在结实排椅下
17.
读南美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风向图及A地和B地的气候图,A、B两地都濒临海洋,但其气候类型截然不同,请你加以分析。

(1)A地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大或小),年降水量(多或少),属__________气候。
(2)B地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大或小),年降水量(多或少),属__________气候。
(3)A、B两地中全年降水较多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图中安第斯山脉是美洲___________山系的一段。

(1)A地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大或小),年降水量(多或少),属__________气候。
(2)B地______月气温最高,______月气温最低,气温年较差______(大或小),年降水量(多或少),属__________气候。
(3)A、B两地中全年降水较多的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图中安第斯山脉是美洲___________山系的一段。
18.
图中,是沿北纬40°的亚欧大陆及其1月和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_____(填字母)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气温年较低差最小的是 ____(填字母)地,原因是受 _____________影响。
(3)B、E两地的年降水量,B地更 ______ ,原因是距离海洋更__________。
(4)20世纪90年代以来,B、D两地之间每年春季都会发生沙尘暴,其中部分来自___(填字母)地,目前对其防治的主要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是因为亚洲地处最大大陆___________的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____________,海陆性质差异特别显著。

(1)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_____(填字母)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气温年较低差最小的是 ____(填字母)地,原因是受 _____________影响。
(3)B、E两地的年降水量,B地更 ______ ,原因是距离海洋更__________。
(4)20世纪90年代以来,B、D两地之间每年春季都会发生沙尘暴,其中部分来自___(填字母)地,目前对其防治的主要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5)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原因是因为亚洲地处最大大陆___________的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____________________,海陆性质差异特别显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5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