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赔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摘自《人权宣言》
(1)《人权宣言》颁布时A.巴黎人民己攻占巴士底狱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已经建立
C.法兰西第一帝国已告成立 D. 法军在普法战争中宣告失利
(2)《人权宣言》的思想直接源自
A.种姓制度 B.人文主义 C.启蒙思想 D.社会主义
材料二:法国大革命期间,有革命者认为:“一切罪恶都是囤积居奇者造成的,唯一的补救办法是断头台。正如不能宽恕较大的商人一样,也不能宽恕卖胡萝卜的商人。”
——据沈炼之《法国历史简编》整理
(3)材料二中革命者的观点是对《人权宣言》的A.遵循 B.完善 C.超越 D.颠覆
材料三: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摘自《拿破仑法典》
(4)①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其内容上的一致之处。②获得这种“一致”的历史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科技:无谓福祸,惟人善使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成功改良蒸汽机,②实现了人类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③19世纪70年代,实用的发电机和电动机先后诞生。④20世纪后,电力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能源,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小题1】材料中属于对历史主观认识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2】人们普遍认为:科技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深刻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将下列佐证上述观点的选项,分别填入表格。(每空格填一个字母)
A.工厂制度 | B.科学理念的提升 | C.电话的出现与普及 |
D.协作意识的强化 | E.德国统一 | F.城市化进程加速 |
G.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H.俄国农奴制改革 |
(1)推动经济变革 | | |
(2)推动政治变革 | | |
(3)影响生活方式 | | |
(4)影响思维方式 | | |
【小题3】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无负面影响?简要解释你的回答。
歌曲是疑炼的情感,流行是群体的选择,它们共同投射出时代的光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歌手比利·乔创作的《We Didn't Start The Fire》(不是我们点的火),歌词由1949-1989年全球重大新闻的关键词串联而成。
【小题1】1949年的歌词中提到了“红色中国”,其所指的历史事件当是A.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 | B.红军完成长征到达陕北 |
C.中国取得抗战的胜利 |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
A.电视宣告诞生 | B.电视机发明并投产 |
C.彩电研制成功 | D.电视改变生活方式 |
A.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亮相世界舞台 |
B.中国将在社会主义阵营及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
C.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提案 |
D.《上海公报》发表后中美两国关系步入正常化轨道 |
A.(1)(2)(3) | B.(2)(3) |
C.(2)(3)(4) | D.(3)(4) |
A.列强殖民瓜分世界 | B.工业革命席卷世界 |
C.资本主义全球扩张 | D.冷战阴影笼罩全球 |
图像中的历史,画内有意,画外有音。
下图为1942年美国战争信息署制作的明信片,题为《THE UNITED NATIONS FIGHT FOR FREEDOM》(各国联合,为自由而战)。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小题1】标题中的“自由”当指
A.争取美利坚民族统一 | B.确立合众国联邦政体 |
C.废除美国黑人奴隶制 | D.反抗法西斯残暴统治 |
A.国际联盟的建立 | B.三国同盟的缔结 |
C.“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A.重视中国在亚洲战场的作为 | B.认为中华民国已是世界强国 |
C.赞赏中共全民族抗战的主张 | D.认定中国已获得抗战主动权 |
A.下达作战动员命令 | B.扩大影响鼓舞士气 |
C.筹集军费制造军械 | D.增加邮政资费收入 |
【小题6】这时期,苏联发行了一系列如下图题材的海报。据此判断苏联对于美国“各国联合,为自由而战”这一号召持怎样的态度?

2.简答题- (共1题)
《华盛顿的起床号》一书中说,1860年林肯的就职演说中20次使用了“联邦”这个词,却从未说过“国”这个词:1861年林肯在国会咨文中22次提到“联邦”,3次提到“国”:1863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根本没有提到“联邦”,却5次说到了“国”。
(1)林肯在这一时期使用“联邦”和“国”频次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独立战争的爆发 B.《1787年宪法》的颁行
C.南北战争的深入 D.“门户开放”政策的推行
(2)林肯使用“联邦”和“国”频次的变化,表明他逐步意识到
A.争取民族独立的迫切性 B.南北经济制度的差异性
C.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D.解放黑人奴隶的必要性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