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98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0/31

1.综合题(共4题)

1.
思想解放推动人类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一个典型的国家,自从现代世界的曙光在那里升起后,一个新的精神时代到来了,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它将欧洲从中世纪的昏睡中唤醒过来,在那个时代里,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新的精神时代”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列举“那个时代”在文学或艺术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伟大人物”一位。
材料二 伏尔泰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孔子的民本思想,让伏尔泰欣喜不已。孔子启蒙伏尔泰,伏尔泰启蒙西方。
(2)法国大革命时,伏尔泰的思想在什么文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材料三  1878年,法国大作家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讲中说:“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次伟大的战争。”
(3)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敌人”是指什么?这次“伟大的战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摇动,近代社会即将到来。  
——恩格斯
(1) 材料一中指的是欧洲历史上的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谈谈这两次重大事件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
材料二 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2) 材料二中的改革发生于哪一年?为什么说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
材料三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改革领军人物之一的大久保利通提出:“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摘编自大久保利通《殖产兴业建议书》
(3) 材料三中,大久保利通认为决定“国之强弱“的根本是什么?明治维新时期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4) 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上述材料中对实现“中国梦”留下哪些启示?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1640﹣1688)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并以此淘汰了已成为社会发展桎梏的绝对君主制。
﹣﹣马克矗《世界文明史》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全新的政体”指什么政体?(1分)其与“君主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马克思
(2) 据材料二回答工业革命的直接动因是什么?蒸汽机作为动力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材料三 据统计,某工业大国在1870年至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690万增加到1500万。1900年,每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按照同一比例,德国有8.3人,法国有7.6人,英国只有6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都是在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虽然也有一些重要的发明,但环锭纺织机、缝纫机、打字机、电灯和电话等,则是由这一工业大国发明的。
﹣﹣摘自齐世荣等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
(3) 材料三中的”某工业大国”指的是哪一国家?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工业大国在哪些方面领先于英国?
4.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历史人物评说“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1) 材料一中的“我”是哪一历史人物?“民法典”有何历史地位?
材料二 我已经完成了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
——华盛顿
(2) 材料二中华盛顿完成了什么使命?有人说“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材料三 我坚决相信民众,如果说让他们知道真相,他们便可以应付任何国家危难。
——林肯
(3) 林肯发表演说时,美国面临的最大的“国家危难”是什么?林肯通过哪一事件挽救国家危难?
(4) 综合上述材料中三位人物的活动,请概括出他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2.选择题(共14题)

5.
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在位)曾感叹道:“我希望看到亚当的遗嘱,他在遗嘱中将地球划分给西班牙和葡萄牙。”“将地球划分给西班牙和葡萄牙。”是由于 (   )
A.文艺复兴的开展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的进行D.启蒙运动的兴起
6.
颁布于17世纪晚期,明确划分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界限,以法律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文献是 ( )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
7.
下列国家中,摆脱殖民统治,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 )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8.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国家为摆脱统治危机和解决内部矛盾,掀起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狂潮。下列事件,不属于该“狂潮”的是( )
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法国大革命D.美国南北战争
9.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下列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 )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可以用电灯照明
C.坐飞机长途旅行D.人们乘坐火车出行
10.
“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
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
C.大机器生产D.生产自动化
11.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爱迪生B.爱因斯坦C.瓦特D.哈格里夫斯
12.
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13.
2017年5月,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举国欢庆,举世瞩目,最早发明飞机这一交通工具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中国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重新分割世界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下列示意图中属于三国同盟的是
A.
B.
C.
D.
15.
“到1916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在战场上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厮杀,欧洲开始奔向毁灭,并且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材料认为欧洲“奔向毁灭”的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D.工业革命
16.
十九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A.法拉第的电磁学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经典力学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7.
马克思说: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牛顿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  )
①创建微积分②提出进化论思想③建立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⑤创立相对论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⑤
18.
以下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皇帝对1914年某个突发事件的看法。这个突发事件指的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