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吗,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图2: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3: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给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他把所到之处宣布为西班牙的领地,说明他开辟新航路的实质是什么?
(2)图1所反映的内容表明当时欧洲哪方面知识的进步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3)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 ?
(4)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吗,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二:图2: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3: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给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材料一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他把所到之处宣布为西班牙的领地,说明他开辟新航路的实质是什么?
(2)图1所反映的内容表明当时欧洲哪方面知识的进步为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提供了条件?
(3)材料二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哥伦布 ?
(4)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重大意义?
2.
观察下来图片,完成练习。
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材料二:

(1)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各是什么?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们进入到什么时代?
(2)图(一)改进蒸汽机和图(二)发明蒸汽火车的英国科学家分别是谁?
(3)图(三)是美国的发明大王?图(四)是发明大王发明的属于什么丝灯泡?
(4)图(五)被称为“汽车之父”,发明汽车的是谁?
(5)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方式,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方便人们出行方面,除了材料中提到的火车、汽车外还有哪两项发明?
材料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材料二:

(1)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各是什么?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们进入到什么时代?
(2)图(一)改进蒸汽机和图(二)发明蒸汽火车的英国科学家分别是谁?
(3)图(三)是美国的发明大王?图(四)是发明大王发明的属于什么丝灯泡?
(4)图(五)被称为“汽车之父”,发明汽车的是谁?
(5)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的方式,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在方便人们出行方面,除了材料中提到的火车、汽车外还有哪两项发明?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 ·培理的舰队于1853年7月8日在江户湾停泊时,日本岛帝国似乎难逃降临在其他非西方国家头上的第三世界地位的命运。……它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只有日本人逃脱了被征服的命运……
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在外交上表现得十分耐心而又温和化,甚至不惜卑躬屈节,用了25年的时间,好不容易地摘掉了脖子上的不平等条约。19世纪后期,英国成为帝国主义在亚洲的霸主,从印度、中国到伊朗、土耳其几乎都成了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在商品竞争上和英国发生矛盾,很希望和居于美亚贸易通道上的日本保持良好关系。俄国在贸易上和日本几乎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是如何摆脱被征服的命运的?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改革的特点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日本的崛起中获取哪些智慧?
材料一当分遣舰队指挥官马修 ·培理的舰队于1853年7月8日在江户湾停泊时,日本岛帝国似乎难逃降临在其他非西方国家头上的第三世界地位的命运。……它似乎注定要灭亡。但是,日本人却是唯一的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世界市场的民族。……只有日本人逃脱了被征服的命运……
材料二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在外交上表现得十分耐心而又温和化,甚至不惜卑躬屈节,用了25年的时间,好不容易地摘掉了脖子上的不平等条约。19世纪后期,英国成为帝国主义在亚洲的霸主,从印度、中国到伊朗、土耳其几乎都成了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美国在商品竞争上和英国发生矛盾,很希望和居于美亚贸易通道上的日本保持良好关系。俄国在贸易上和日本几乎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1)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似乎注定要灭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是如何摆脱被征服的命运的?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改革的特点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日本的崛起中获取哪些智慧?
4.
理论常常是行动的先导,整个人类历史就是在不断的批判与创新中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美】彼得·赖尔《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序言》
材料二 (伏尔泰是)对偏见、迷信、狂热、封建特权以及所有的专制暴政进行正面攻击的第一位哲学家。
——【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三 伏尔泰打开了所有的灯,请来了庞大的乐队,邀请公众参加,然后令他的敌人原形毕露。结果,敌人无计可施。
——【美】房龙《宽容》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很多思想理论原则……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或者说是最核心的原则就是两个,自由和平等,这两个原则,实际上为后来的现代文明奠定了一个价值基础,这个现代文明都是围绕着自由和平等这个核心建立起来的;而它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推动了人们反对当时绝对王权的斗争,绝对王权我们通常译为封建专制制度。因为在那个时代最需做的就是以人民主权来取代君主主权,就是说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设一个现代的民主制度,这是时代的要求,而启蒙运动主要就是顺应这个要求,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高毅《思想解放实录》(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的“敌人”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大破大立”内涵的理解。
(3)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材料一 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美】彼得·赖尔《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序言》
材料二 (伏尔泰是)对偏见、迷信、狂热、封建特权以及所有的专制暴政进行正面攻击的第一位哲学家。
——【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
材料三 伏尔泰打开了所有的灯,请来了庞大的乐队,邀请公众参加,然后令他的敌人原形毕露。结果,敌人无计可施。
——【美】房龙《宽容》
材料四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很多思想理论原则……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或者说是最核心的原则就是两个,自由和平等,这两个原则,实际上为后来的现代文明奠定了一个价值基础,这个现代文明都是围绕着自由和平等这个核心建立起来的;而它最直接的意义,就是推动了人们反对当时绝对王权的斗争,绝对王权我们通常译为封建专制制度。因为在那个时代最需做的就是以人民主权来取代君主主权,就是说要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设一个现代的民主制度,这是时代的要求,而启蒙运动主要就是顺应这个要求,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高毅《思想解放实录》(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三中的“敌人”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大破大立”内涵的理解。
(3)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2.选择题- (共20题)
7.
2016年12月8日,英国王室在伦敦白金汉宫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英国外交招待宴会,三代王族盛装同堂的画面堪称经典。英国前首相卡梅伦曾表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英国不朽精神的标志,以下对“英国不朽精神的标志”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王权至上 | B.英国国王是英国的国家象征 |
C.伊丽莎白二世信仰基督教 | D.英国君主制度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典范 |
9.
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两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也有很大的共同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都推翻了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②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③都摆脱了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的独立;④革命的根本原因是旧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10.
列宁曾说过:“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列宁此处所说的“战争”指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 B.美国南北战争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11.
一个醉汉在列车上狂叫:“我是拿破仑。”引起乘客们的强烈不满。列车员说:“没关系,下一站是滑铁卢。”请问:列车员所用的典故是( )
A.雾月政变 | B.以少胜多,创造军事史上的奇迹 |
C.颁布《民法典》 | D.被反法同盟打败,退出政治舞台 |
12.
《人权宣言》是引领法国迈入近代社会的指针,我们今天翻阅它时,仍能领略其伟大而深邃的思想。以下关于该文献内容错误的是( )
A.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
B.法律公共意志的表现 |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D.议会拥有最高的权利,保障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
13.
明治维新后,柳生家族的一郎卖了土地到工厂去工作,二郎上了免费的学校。柳生家族生活变化反映出的改革措施有( )
①废藩置县 ②允许土地买卖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提倡文明开化
①废藩置县 ②允许土地买卖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提倡文明开化
A.①②④ | B.②④ | C.②③④ | D.③④ |
14.
法国巴黎的贝尔-拉雪兹公墓有一堵公社社员墙,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去瞻仰过它.下列与这面“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 B.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胜利 |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 D.巴黎公社 |
15.
1837年,英国工人汤姆所在的“伦敦工人协会”拟定了一份“人民宪章请愿书”,此后他们为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坚持斗争了十多年。这份请愿书最核心的内容是( )
A.获得选举权,参与国家管理 | B.限制国王权力 |
C.提高工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 | D.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
17.
面对英国的殖民统治,1857年印度爆发了反英民族大起义。关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古老的传统社会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强烈冲击 |
B.是由最初的“土兵”起义发展而成 |
C.章西女王是这次起义中的民族英雄 |
D.由于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失败 |
21.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谈到一战前欧洲的局势时说:“欧洲变成一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粒“火星”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 B.来克星顿的枪声 | C.苏格兰人民起义 | D.三国协约的形成 |
22.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项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不见面)而可亲声咳。”该项发明的发明者是( )
A.瓦特 | B.贝尔 | C.马可尼 | D.卡尔•本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