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主张反对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反对教会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强调人的作用。……随着运动蓬勃开展,近代自科学也产生了许多新成果
——马世力《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是指欧洲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伏尔泰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孔子的民本思想,让伏尔泰欣喜不已。孔子启蒙伏尔泰,伏尔泰启蒙西方。
(2)结合材料二分析伏尔泰吸收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法国大革命时,伏尔泰的思想在什么文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材料三:在18世纪的思想运动中,一批知识界精英表现出对理性力量的最大信任。17世纪科学革命表明,宇宙间的秩序和可用数学加以证明的法则在自然界中起着作用。思想家们则认为,用类似的法则和理性来审视人类社会也是可能的。……他们对现存制度,特别是对教会的抨击是及其大胆的,他们为思想解放而斗争。……运动对欧洲大陆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3)材料三中的思想运动是欧洲的什么运动?这场思想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运动对欧洲大陆和北美产生了什么的重要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14—17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人们主张反对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反对教会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强调人的作用。……随着运动蓬勃开展,近代自科学也产生了许多新成果
——马世力《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是指欧洲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材料二:伏尔泰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孔子的民本思想,让伏尔泰欣喜不已。孔子启蒙伏尔泰,伏尔泰启蒙西方。
(2)结合材料二分析伏尔泰吸收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法国大革命时,伏尔泰的思想在什么文件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材料三:在18世纪的思想运动中,一批知识界精英表现出对理性力量的最大信任。17世纪科学革命表明,宇宙间的秩序和可用数学加以证明的法则在自然界中起着作用。思想家们则认为,用类似的法则和理性来审视人类社会也是可能的。……他们对现存制度,特别是对教会的抨击是及其大胆的,他们为思想解放而斗争。……运动对欧洲大陆和北美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马文·佩里《西方文明史》
(3)材料三中的思想运动是欧洲的什么运动?这场思想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该运动对欧洲大陆和北美产生了什么的重要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关系的认识。
2.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他们的强国历程为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走向全球】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百年维新】
材料二: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2)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的事件性质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走向现代】
材料三: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大国崛起》
(3)材料三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英国能够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重要政治前提是什么?
【新国新梦】
材料四: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4)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对实现“中国梦”留下哪些启示?
【走向全球】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依据。
【百年维新】
材料二:美国黑船压境的傲慢和强势,凸现出幕府的软弱无能,来自外部的压力终于演变为内部变革的动力。最终,武士们以王政复古的名义推翻了幕府,扶持刚刚登基的明治天皇,建立起合法的新政府。14岁的明治天皇成为日本国的最高领袖。年轻的天皇所要领导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日本
——《大国崛起》解说词
(2)请说出日本摆脱“内忧外患”的事件性质是什么?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走向现代】
材料三: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大国崛起》
(3)材料三中“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英国能够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重要政治前提是什么?
【新国新梦】
材料四:电视专题片《大国的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4)你认为林肯对美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他用什么方式拯救了美国?
(5)现在我们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上,上述材料中大国的崛起过程对实现“中国梦”留下哪些启示?
3.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张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第一手史料: ;第二手史料: 。(只填序号)

任务二【运用表格——归纳历史影响】
(2)完成下表中①②两处的内容。

任务三【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如表)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引起材料中英法与美德工业位次发生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你从表中所反映的问题,预测191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局势。
任务四【构建联系——阐述历史过程】
(4)请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组,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任务一【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第一手史料: ;第二手史料: 。(只填序号)

任务二【运用表格——归纳历史影响】
(2)完成下表中①②两处的内容。

任务三【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如表)
项目 | 英 | 法 | 德 | 美 |
1860年工业产量位次 | 1 | 2 | 3 | 4 |
1890年工业产量位次 | 2 | 4 | 3 | 1 |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 | 3 | 4 | 2 | 1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2 | 4 | 5 |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引起材料中英法与美德工业位次发生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你从表中所反映的问题,预测191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局势。
任务四【构建联系——阐述历史过程】
(4)请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组,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五四运动 |
二组: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二战 |
4.
学习了九年级历史,九(3)班的同学对“二十世纪上半期世界的破坏与重建”这一话题很感兴趣,请你一同来参与讨论。
【经济发展的内部危机与解决】
材料一: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罗斯福是如何改变材料一中这种状况的?该政策有什么创新?
材料二:当时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军事任务突然压来,由于共和国在帝国主义战争结束时似乎已经陷于绝境,……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
——《列宁选集》,第4卷
(2)列宁纠正错误的的这种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政治极权化危机与解决】
材料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意日法西斯相互勾结,在反共的幌子下,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战争阴云逼近各国人民——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3)材料三中法西斯的形成与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哪一体系的崩溃?
材料四:(各成员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德、意、日)及其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4)二战中1945年为协调战胜德日法西斯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
分析法西斯最终被打败的根本原因。
【经济发展的内部危机与解决】
材料一: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1)罗斯福是如何改变材料一中这种状况的?该政策有什么创新?
材料二:当时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军事任务突然压来,由于共和国在帝国主义战争结束时似乎已经陷于绝境,……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
——《列宁选集》,第4卷
(2)列宁纠正错误的的这种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政治极权化危机与解决】
材料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意日法西斯相互勾结,在反共的幌子下,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战争阴云逼近各国人民——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3)材料三中法西斯的形成与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哪一体系的崩溃?
材料四:(各成员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同与之处于战争状态的轴心国(德、意、日)及其仆从国家作战;相互合作,不与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4)二战中1945年为协调战胜德日法西斯而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什么会议?
分析法西斯最终被打败的根本原因。
2.选择题- (共14题)
5.
1796年9月17日,他发表《告别词》,“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 ▪▪▪▪▪▪ 就是我已下决心谢绝把我放在被选之列”,主动放弃继续当选总统的权利,开创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先河。他是
A.杰斐逊 | B.罗斯福 | C.林肯 | D.华盛顿 |
6.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
C.《人权宣言》——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
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
7.
某同学在做单元复习知识整理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如下表)。根据卡片可知,该同学复习的单元事件主题是( )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
B.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
C.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 |
D.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
9.
下列现象,你认为哪一项是可以发生的
A.14世纪,欧洲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原产美洲的西红柿、玉米都有了。 |
B.16世纪,你可以坐火车出行;在海上你可以选择汽船这样的交通工具。 |
C.1870年,乘船去美国南部,你会发现大量的黑人奴隶在田间劳作。 |
D.1882年,在日本东京新建的工厂增多,土地买卖频繁。 |
11.
“大战历时4年多,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卷入战争……飞机、坦克、毒气首次用于战争……战争期间,双方死伤达3000余万人,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对上述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
A.材料中的“大战”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 |
B.这场“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
C.科技的不当应用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
D.战争危害巨大,我们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
13.
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英国人 | B.美国人 | C.法国人 | D.德国人 |
15.
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
A.恢复工业 | B.整顿金融业 | C.调整农业 | D.兴办公共工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