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7题)
1.
法律是社会进步的庄严记录。古代统治者比较重视法律,近代以来法制建设更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它是哪个文明古国留给全人类的文化遗产?(2分)
(2)美国独立战争中起草了什么重要文献,这部文献的颁布意味着什么?(2分)
(3)你知道法国大革命期间,起草《人权宣言》的机构是什么,它颁布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年?(2分)
(1)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它是哪个文明古国留给全人类的文化遗产?(2分)
(2)美国独立战争中起草了什么重要文献,这部文献的颁布意味着什么?(2分)
(3)你知道法国大革命期间,起草《人权宣言》的机构是什么,它颁布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年?(2分)
2.
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悲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请回答:(1)现在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之争严重影响两国关系。日本“国弱”时,曾从先进的中国拿来“先进才智”,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这是什么事件?(1分)举出它在经济上的措施?(2分)
(2)日本在古代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对当时的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分)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精神?得到什么启示?(2分)
(2)日本在古代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对当时的日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2分)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精神?得到什么启示?(2分)
3.
阅读下列有关文艺复兴的材料
材料一 1538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被湮没的事件将要发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时人们相信,存在1000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一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请回答:
(1)材料一“已经被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1000年的精神黑暗”是指欧洲哪一历史时期?在此时期,统治人们的是什么思想?而文艺复兴时期宣扬的是什么思想?(3分)
(3)就材料三所说文学举一个代表作家及作品(2分)
材料一 1538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被湮没的事件将要发生”
材料二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到,1533年时人们相信,存在1000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一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请回答:
(1)材料一“已经被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1000年的精神黑暗”是指欧洲哪一历史时期?在此时期,统治人们的是什么思想?而文艺复兴时期宣扬的是什么思想?(3分)
(3)就材料三所说文学举一个代表作家及作品(2分)
4.
如图,下图是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航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哪个航海家的航行路线?他所发现的陆地B,属于今天的哪个大洲?(2分)
(2)图中C是某航海家的航行路线,他所经过的D,是哪个大洋?(1分)

(1)图中A是哪个航海家的航行路线?他所发现的陆地B,属于今天的哪个大洲?(2分)
(2)图中C是某航海家的航行路线,他所经过的D,是哪个大洋?(1分)
6.
请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以下结论或观点,如果与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相符,请在其后的括号内划“√”;如果违背了上表内容所表达的信息,请在括号内划“×”,如果是上表内容未直接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相距约1000年。( )
(2)第一次革命以使用蒸汽动力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实现了电力的广泛应用。( )
(3)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变革,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
(4)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中国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但以失败而告终。( )
(5)今天,人类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程中,知识经济时代悄然来临。( )
名称 | 开始时间 | 重大发明 | 结果和影响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18世纪60年代 | 纺织机、改良蒸汽机、火车、轮船等 |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19世纪下半叶 | 发电机、电灯、电影机、电话机、电话机、电车、内燃机、汽车、飞机等 | 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1)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相距约1000年。( )
(2)第一次革命以使用蒸汽动力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实现了电力的广泛应用。( )
(3)两次工业革命都是人类历史划时代的变革,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
(4)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中国清朝开始了洋务运动,但以失败而告终。( )
(5)今天,人类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程中,知识经济时代悄然来临。(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876年,刚刚问世的电话在费城博览会上展示,人们对这一发明目瞪口呆。巴西皇帝彼得罗三世好奇地拿起受话器,当他听到电话里传来的话音后,惊呼:“我的上帝,它说话了!”英国克尔文男爵激动地说:“这是本届博览会中最令人惊异的之事。”更有意思的有一位名叫伊泽的日本游客,走上前对着电话高声问:“日本话也能传达吗?”当他从电话中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向发明者深深地鞠了一躬。
(1)电话的发明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材料中“发明者”是谁?
(2)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是什么?
(3)从这次工业革命产生重大的影响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1876年,刚刚问世的电话在费城博览会上展示,人们对这一发明目瞪口呆。巴西皇帝彼得罗三世好奇地拿起受话器,当他听到电话里传来的话音后,惊呼:“我的上帝,它说话了!”英国克尔文男爵激动地说:“这是本届博览会中最令人惊异的之事。”更有意思的有一位名叫伊泽的日本游客,走上前对着电话高声问:“日本话也能传达吗?”当他从电话中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向发明者深深地鞠了一躬。
(1)电话的发明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材料中“发明者”是谁?
(2)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是什么?
(3)从这次工业革命产生重大的影响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选择题- (共24题)
10.
1917年,第二国际的领袖们疯狂地攻击列宁不顾俄国的“落后”程度,硬要“直接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试图使一个怀孕的妇女生下一个完全没有成熟的婴儿”。这些批评主要是针对( )
11.
1917年,第二国际的领袖们疯狂地攻击列宁不顾俄国的“落后”程度,硬要“直接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试图使一个怀孕的妇女生下一个完全没有成熟的婴儿”。这些批评主要是针对( )
18.
玉米很久以前就在美洲种植,15世纪末漂洋过海来到了欧洲,随后在意大利、法国等地较早地被引种,进入18世纪以后,在欧洲得以大片种植。玉米不仅可以作为人的粮食,而且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玉米得以在欧洲大片种植的前提是( )
21.
宋代的蚕桑生产区域遍布黄河流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但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已达266万多匹,占全国的2/3。这说明长江流域( )
22.
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
28.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许多科学家为人类科技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请根据以下几个片段推断这位科学家是
①观察苹果落地 ②确定万有引力定律 ③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
①观察苹果落地 ②确定万有引力定律 ③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
A.爱因斯坦 | B.爱迪生 | C.达尔文 | D.牛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7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