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663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0

1.综合题(共5题)

1.
历史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张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运用表格——归纳知识】
(1)完成下表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国家
意大利
 
核心思想
 
自由、民主、平等
性质
 
代表人物
但丁
 
 
任务二:【图片回放——链接知识】

(2)上述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3)请写出这三件历史事件的共同点两项
任务三:【构建联系——阐述过程】
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力量对比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6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1
2
3
4
1910年世界工业生产量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1
2
4
5
 
(4)英法美德实力对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5)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导致了什么结果?
(7)学好历史,必须根据历史学科知识特点,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请写出一例你认为比较有效的记忆历史知识的方法。
2.
完成“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名称
领导者
扫除障碍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黑人奴隶制
 
3.
读“工业革命的进程”示意图

请回答:
(1)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示意图,写出改良蒸汽机的意义?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使得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的过程是原始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英国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殖民地遍布全球,在任何时间也有阳光照射它的其中一块殖民地,这显示它的强大。
材料三:

材料四:《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土著居民被剿灭”“把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指殖民者所犯的哪两大罪行?“田园诗的过程”对英国产生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说明英国被称为什么?结合材料谈谈这一称谓的由来。
(3)材料三中,图一的现象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找出马克思改造社会的方式是什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改造社会的力量是什么?
(5)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俄国和日本改革前分别面临着哪些危机?
材料二: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自由”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材料三:藩:大名的世袭领地
县: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的行政区域
(2)材料二是什么法令?材料三反映了日本的哪项改革措施?
(3)这两次改革的性质都是什么?日本的这次改革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条款是什么?这两次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
材料四: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户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287
42000
51937
 
材料五: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1868—1887年间,日本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32.2%。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在影响方面有何共同点?
(5)学习了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后,你认为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2.选择题(共13题)

6.
不管是大河流域的文明还是海洋文明,都有它们独特的文明标签,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金字塔——古埃及B.《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C.阿拉伯数字——古印度D.现代奥运会起源——古罗马
7.
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从这段话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B.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C.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D.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8.
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结合,开启历史上希腊化时代的战争是
A.亚历山大东征
B.希波战争
C.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D.罗马帝国的扩张
9.
阿拉伯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图片反映了其贡献的是( )
A.
B.
C.
D.
10.
有学者认为,“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对“远航探险”的正确理解是(   )
A.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
B.此前从未出现大规模的远航活动
C.宣扬了罗马教廷的声威
D.巩固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11.
历史上,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小华在学习这一主题时,制作的知识卡片,其中的一栏中出现了错误,这一栏是
反抗殖民侵略的斗争
序号
人物
事迹
评价

华盛顿
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合众国之父”

玻利瓦尔
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南美“解放者”

章西女王
抗击西班牙侵略
印度民族英雄

圣马丁
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民族英雄
 
A.①
B.②
C.③
D.④
12.
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创制内燃机
B.发明蒸汽机和提出进化论
C.提出进化论、提出相对论
D.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改良蒸汽机
13.
“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A.法国大革命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1861年改革
D.巴黎公社
14.
16世纪,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欧洲殖民者的做法是()
A.从非洲贩运黑奴B.从亚洲输入华工
C.从欧洲大陆移民D.从北美招收劳工
15.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回顾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B.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民族独立战争
D.自卫战争
16.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那么将其引爆的事件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7.
梵高是荷兰著名的艺术巨匠。下面四幅美术作品中,由他创作的是(  )
A.B.
C.D.
18.
下列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理解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妥协退让的结果
B.帝国主义国家间争霸世界的结果
C.帝国主义国家间合作共赢的结果
D.帝国主义国家间利益分享的结果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