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丹阳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151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6/14

1.选择题(共1题)

1.
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这朦胧的灯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 ②你是否意识到你正在犯错误
C.①我一整天都在家    ②我在家学习
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 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读起来真难

2.字词书写(共1题)

2.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文后方格内。

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坑里xiāo毁,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人群后面,有炮台和千百只待发的战船,准备随时还击英国侵略军的挑xìn。画面上人物的形象,表现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的坚定决心。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周定舫)

 

 

 

 

 

 

 

 

 

3.诗歌鉴赏(共1题)

3.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小题1】“昔人”是指_______;一、二两联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小题2】想象本首诗第三联所展示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小题。
江南童谣
路明
⑴囡囡不肯午睡。外婆一边给囡囡打扇子,一边轻声唱:一箩麦,两箩麦,三箩开花拍大麦。噼噼啪,噼噼啪。
⑵囡囡动了一下。外婆看看她,又唱:猫咪猫咪,明朝初二。买条鳑鲏,挂在床里。鳑鲏跳一跳,猫咪笑一笑。
⑶囡囡问,猫咪为什么要笑一笑?外婆说,猫咪看到鳑鲏鱼,知道自己有吃的了,自然要笑。外婆拍拍囡囡的屁股说,快睡觉。
⑷我要听《扇子歌》。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囡囡睡着了。
⑸外婆养蚕,囡囡帮忙喂桑叶。囡囡早上醒来时,外婆已经采完桑叶回家了。桑叶只能在早晨或黄昏时采,白天叶子晒干了,蚕宝宝吃不得。
⑹蚕宝宝吃饱了就睡觉,头眠,二眠,三眠,每睡完一觉就胖一圈。三眠之后就是老蚕。老蚕肥嘟嘟的,吃起桑叶来,沙沙沙,像下雨一样。外婆每天夜里要起来好几次,添桑叶,清蚕沙。
⑺快到端午了,老蚕身体变得透明。外婆说,囡囡你看,蚕宝宝肚子鼓鼓的,都是要吐的丝。
⑻卖茧子那天,外婆和舅舅天不亮就起床。舅舅摇着小船,去镇上的茧站。中午,外婆回来了,笑眯眯的。囡囡扑过去,在外婆的布口袋里乱掏,掏出一盒彩色蜡笔,一个好看的本子,还有一件花衣裳。
⑼梅雨天到了,外婆在灶前烧饭,柴火带着潮气,烟囱口冒不出青烟,只是白茫茫一片。囡囡在门里望着廊下的泥地,水花溅起,远处的稻田被雨水冲刷得一片幽绿。仿佛连日子都变慢了。
⑽外婆病倒了。外婆摸着囡囡的头说,外婆死了,囡囡就看不到外婆了。囡囡睁大眼睛,什么是死呀?外婆笑了,人死了,就像蚕宝宝吐完了丝,躲在茧子里面咬啊咬,等把茧咬开了口,蚕宝宝就飞走了。人也会飞走的。
⑾外婆不要飞走。乖囡,外婆会在天上看着囡囡。
⑿囡囡每天早上跑去拉拉外婆的手,问,外婆外婆,你死了没有呀?外婆摇摇头,还没有呢。外婆满脸的褶子堆出一个笑脸:外婆舍不得囡囡呀。
⒀外婆一天天瘦下去。到后来,外婆说不出话,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囡囡。六月天,外婆身上盖着被子,像一条老蚕。
⒁那天家里来了好多人,有人一进门就放声大哭。囡囡想找外婆,怎么都挤不进去,急得团团转。这时,囡囡被一双手抱了起来,回头一看,妈妈满脸的泪水。囡囡,妈妈没有妈妈了。
⒂外婆被埋在村后的桑树林里。囡囡每天早上醒来,自己穿好衣服,梳好辫子,噔噔噔跑到桑树林,看外婆有没有飞走。囡囡绕着坟转了两圈,地上没有洞。外婆还在,囡囡放心了。
⒃囡囡天天来。外婆,你怎么还没有飞走呀?我知道你舍不得我……囡囡的眼泪掉了下来。
⒄妈妈要带囡囡去镇上。囡囡跑去桑树林,外婆,我要走啦,这下你可以放心地飞啦。囡囡跪在外婆坟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头。你在天上能看见囡囡吗?囡囡戴两个蝴蝶结。
⒅囡囡在家里睡午觉。她朝右侧卧,右手轻拍着自己的左胁,唱道: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扇子扇凉风,时时在手中,谁要来借扇,请问主人公;扇子扇凉风,打马过桥东,要问我是谁,扇子老公公……囡囡唱不下去了。外婆说,一共有十二把扇子,可惜每次唱到第三把扇子的时候,囡囡就睡着了。
⒆外婆你看见了吗?囡囡很乖……囡囡好好睡觉……囡囡好想你。
囡囡有了新发现:原来侧卧的时候,左眼流出的泪,会流到右眼里的。
(摘自2016年9月25日《文汇报》,有删改)
【小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将下列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__________→外婆辛苦养蚕,卖了蚕茧也不忘为囡囡买礼物→________→外婆去世,囡囡思念外婆。
【小题2】请探究文章结尾一段的表达效果。
【小题3】赏析第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六月天,外婆身上盖着被子,像一条老蚕。
【小题4】结合情节,简要分析文中外婆的形象。
【小题5】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以“江南童谣”为题?

5.综合性学习(共3题)

5.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为了保障考场周边环境,给考生制造安静的生活和迎考环境,②各辖区大队采取夜巡、蹲点值守,全力为高考保驾护航。昨天上午将近10点左右,记者联系上润州区环监大队负责人翟海滨。他正在美的城工地巡查执法,防范施工行为发生。翟海滨说,“在考试期间,工地白天也不得施工。”镇江新区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杨新明介绍,④大队已经在高考前定时巡查,并将市环保局相关文件下发到每个工地,发现违规情况,及时予以查处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词语后增补
(3)第③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 互换位置。
6.
下面的申请书在格式上有三处错误,请加以修改。
 
修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①刚刚过去的5月,有两则新闻科技感十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五十三团七连棉花播种现场,只见拖拉机牵引着播种机奔驰,却看不到驾驶员;阜康市上户沟乡源森农田地里,两架无人机始终与小麦保持1.8米的高度,匀速往来飞行,喷施硒肥不重不漏。新闻吸睛之处就是——这些颇显“魔力”、带给我们惊喜的动作都依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
②记者获悉,根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2017年下半年,我国将采用一箭双星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卫星。届时,将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史上多个突破。据悉,北斗三号卫星还将于2018年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③目前,地球上空,15颗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日夜不停运转。自2000年第一颗北斗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按计划稳步推进,跻身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列。
④最近5年,北斗导航卫星发射进入密集期,圆满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并投入运行,攻克了运载火箭上面级直接入轨发射、高精度原子钟、星间链路、自主导航等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科技成果。其中,北斗二号卫星工程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实现了国际卫星导航领域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多个首创,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
⑤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对维护国家利益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近年来科研人员奋力拼搏,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迎来了产业化的“黄金时代”,充分显示了中国科技创新的综合实力。目前,“北斗”不仅在测绘、交通运输、减灾救灾、电力、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在监控跟踪类可穿戴式设备、移动健康医疗、城市快递、互联网汽车和共享单车等细分领域获得更加广泛的拓展。据专家测算,2020年前后,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
⑥约600年前,中国古人通过测量北斗星的高度,换算出相应的地球纬度;如今,15颗“北斗”嵌满星空,璀璨的“中国坐标”正服务全球越来越多的用户,成为继高铁出海、核电外交后的又一张“中国名片”。
(选自2017年6月4日《解放军报》)
【小题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小题2】文章开篇安排了两则“科技感十足”的新闻,有何用意?
【小题3】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据专家测算,2020年前后,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
【小题4】你认为这篇文章中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是什么?请从原文中摘抄出来。

6.作文(共1题)

8.
请以“就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7.(共1题)

9.

   (甲)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建本》)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字子野,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③炳烛:点上烛火。④孰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⑤昧:黑暗。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蜀之有二僧(______)   ②子何而往(_______)
③晋平公问师旷曰(______) ④欲学,恐已矣(_______)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
安 有 为 人 臣 而 戏 其 君 乎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小题4】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文不同的劝学方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3道)

    作文:(1道)

    :(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