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我们的政体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当法律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在悼念雅典英雄的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 日本政府派出大批留学生来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学习中国的典章制度、军事技术和思想文化。这些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在日本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日本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1)材料一中图A这一古代文明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地位如何?图B是哪一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城邦的“民主政体”?现代西方民主政体与这一“民主政体”的关系如何?
(3)材料三中的“中国化运动”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日本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
(4)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分析这两种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 下图中的石柱记载了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一部法典。它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把奴隶看作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围,因而不予保护。如: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处以死刑等。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力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平民迫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因这个成文法刻在十二块牌子(铜表)上而得名。
材料三 “皇帝一生都在征服。如意大利、北非、西班牙,但他对历史的最大贡献却显然不在征战本身,是《民法大全》使他著称于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部法典的名称。它的历史价值何在?(2)材料二中平民要求制定的成文法的名称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的皇帝是谁?使他著称于世的《民法大全》全称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一下《民法大全》。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人类法制建设的一个什么趋势?
(宗教兴起)
材料一 早期的A宗教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鼓吹正义必胜,对帝国内身处困境的广大下层民众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 B宗教在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大种姓间的严格界限。C宗教以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
(1)请你根据材料,归纳完成表格。名称 | 创立时间 | 创立地点 | 创始人 | 教义 |
A | 公元 1世纪 | 巴勒 斯坦 | 耶稣 | 人人平等 |
B | 公元前 6世纪 | 印度 | 释迦牟尼 | 众生平等 |
C | 7世纪初 | 麦加 | D | 信仰真主 |
(2)这三大宗教中,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是哪一个?发展成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哪一个?
(宗教活动)
材料二

(3)材料二的三幅图片分别与哪一宗教有关?仔细观察图二、三,请你判断图片反映的宗教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哪些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是非明辨)
(4)请谈谈你对宗教与邪教的认识。我们应该怎么区别对待?

(1)图一“梅花K”中的人物原型是谁?他的东征和建立帝国有何积极影响?
(2)图二“方块K”中的人物原型是谁?他曾控制哪一国家的军政大权?
(3)查理大帝是图三“红桃K”的人物原型,他统治时期的国家史称什么?请你谈谈这一国家的发展情况。
2.选择题- (共21题)
A.城市自治 | B.殖民扩张 | C.君权神授 | D.三角贸易 |
A.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多种文化在此交融 | B.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精髓 |
C.渗透了基督教文化的精髓,吸取东方文化营养 | D.仅仅融汇了亚非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
A.查理加冕称帝 | B.阿拉伯建国 |
C.《最后的晚餐》 | D.中世纪大学 |
提示一:马其顿国王
提示二:灭亡了波斯帝国
提示三:达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空前庞大的帝国
A.穆罕默德 |
B.马可•波罗 |
C.君士坦丁 |
D.亚历山大 |
A.古埃及 |
B.古巴比伦 |
C.古印度 |
D.古罗马 |
A.古希腊 | B.波斯帝国 |
C.罗马共和国 | D.拜占廷帝国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
①拜占廷帝国继承了希腊罗马文明 ②拜占廷帝国经济繁荣
③罗马天主教会统治着西欧 ④城市在中世纪欧洲兴起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②④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