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改革促进社会进步,进一步深化改革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大化改新的时间、效仿对象、主要内容。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2)根据材料二写出封君封臣以什么为纽带?写出封臣对封君的义务。
材料三

(3)你认识图中的历史人物吗?任选一个写出其历史贡献。
材料一 645年即为大化元年。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日本学习中国唐朝律令制度等进行的改革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大化改新的时间、效仿对象、主要内容。
材料二 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2)根据材料二写出封君封臣以什么为纽带?写出封臣对封君的义务。
材料三

(3)你认识图中的历史人物吗?任选一个写出其历史贡献。
2.
在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对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是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的雄心,只可惜当时的希腊已失去了当年的气势,处于日暮西山的时候了。但事隔几年,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征服亚洲的征途。
材料二 怛罗斯战役爆发于黑衣大食与唐王朝之间,当时,整个中原地区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内忧外患,盛而中衰。怛罗斯战役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役,而非传统的中原内战。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1)上述三个大帝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3)怛罗斯之战是发生在哪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最后的结局如何?
(4)你知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吗?它的灭亡对我们有何启示?
材料一 “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是希腊最著名的雄辩家的雄心,只可惜当时的希腊已失去了当年的气势,处于日暮西山的时候了。但事隔几年,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征服亚洲的征途。
材料二 怛罗斯战役爆发于黑衣大食与唐王朝之间,当时,整个中原地区正处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内忧外患,盛而中衰。怛罗斯战役是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役,而非传统的中原内战。
材料三 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1)上述三个大帝国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写出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3)怛罗斯之战是发生在哪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最后的结局如何?
(4)你知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吗?它的灭亡对我们有何启示?
3.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璀璨辉煌。在复习“东西方上古文明”时,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人类文明”为主题的导学案,并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一(先哲名言——感悟思想智慧)
(1)下列是小组合作整理的上古著名人物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一位写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我宁在穷乡僻壤的高卢称王,也不甘在罗马居于人后。
——凯撒
任务二(图片赏析——直观人类文明)

(2)图(a)图(b)分别是哪一流域的哪一文明成就?写出这两个文明的相同点。
任务三(分类比较——增强时空观念)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①②处内容的填写。
任务四(联系现实——感悟传统文化)
(4)古代中国文明成就斐然,请举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谈谈你的看法。
任务一(先哲名言——感悟思想智慧)
(1)下列是小组合作整理的上古著名人物的名言,请你任选其中一位写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我宁在穷乡僻壤的高卢称王,也不甘在罗马居于人后。
——凯撒
任务二(图片赏析——直观人类文明)

(2)图(a)图(b)分别是哪一流域的哪一文明成就?写出这两个文明的相同点。
任务三(分类比较——增强时空观念)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中①②处内容的填写。
项目 | 流域 | 上古文明代表 |
东方文明 | 大河流域 | ①__________________ |
西方文明 | 海洋 | ②__________________ |
任务四(联系现实——感悟传统文化)
(4)古代中国文明成就斐然,请举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谈谈你的看法。
4.
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是上古文明古国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a)图(b)中字母所代表的文明古国。

(2)根据下面古罗马历史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建立帝国”和“达到全盛”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 迦太基 屋大维
(4)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东西方上古文明的异同。
(1)下列是上古文明古国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a)图(b)中字母所代表的文明古国。

(2)根据下面古罗马历史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建立帝国”和“达到全盛”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历史事件的联系。
奥斯曼 土耳其帝国 迦太基 屋大维
(4)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东西方上古文明的异同。
2.选择题- (共11题)
5.
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他在《高卢战记》中写道:“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这表明( )
A.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 | B.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 |
C.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 D.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 |
6.
查士丁尼一世(483—565年)又名查士丁尼大帝,出生于东罗马帝国,是拜占庭帝国君主。他在位期间曾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下令编纂《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总称《罗马民法大全》),成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565年,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后,征服地区大都丧失。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查士丁尼生活在3世纪中期 |
B.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的皇帝 |
C.查士丁尼对外征战,领土大幅度增加 |
D.查士丁尼时期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 |
7.
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某帝国说: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老师介绍的是下面哪一帝国
A.亚历山大帝国 |
B.阿拉伯帝国 |
C.拜占庭帝国 |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
9.
1901年,一支法国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古城苏萨发现一根黑色玄武岩石柱,如图所示,下面对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此石柱上的法律条文是《汉谟拉比法典》 |
B.此石柱上的法律条文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主持制定的 |
C.从此法典中可知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
D.此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
10.
古印度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蕴。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哪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
A.“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
B.“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
C.“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整个国家唯我独尊!” |
D.“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
11.
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日本大化改新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开始改革 |
B.主要是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 |
C.通过改革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
D.体现了日本善于学习、长于模仿的特点 |
13.
西欧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特色,也是社会的主要形式,下列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开始于9世纪,兴盛于11世纪 |
B.庄园的土地分为两部分——直领地、份地 |
C.共用地可以供全体佃户使用 |
D.庄园内发生纠纷,需交付地方法院审理 |
14.
“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A. 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 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 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