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6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607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日本前后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和私民,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6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获得土地的部民必须向国家交租、服劳役。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领导者?此事件效仿哪国制度?
(2)此事件对日本的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回答,哪位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他创立的宗教的名称和创立的时间?
材料一:607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日本前后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材料二: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等官职。官职的任免权都在中央,废除官职终身世袭制,实行中央集权。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和私民,转为国有。国家按人口对6岁以上的公民分配土地,获得土地的部民必须向国家交租、服劳役。
——《改新之诏》
材料三: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族入侵(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领导者?此事件效仿哪国制度?
(2)此事件对日本的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回答,哪位人物力挽狂澜,解决了危机?他创立的宗教的名称和创立的时间?
2.
阅读下列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片A中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分为哪四个等级?
(2)B、C两幅图中的建筑名称分别是什么?
(3)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坐落在什么河畔?
(4)图C的用途是什么?

(1)图片A中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分为哪四个等级?
(2)B、C两幅图中的建筑名称分别是什么?
(3)它们是哪个国家的建筑?坐落在什么河畔?
(4)图C的用途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人去参加公民大会,大会没有正式开始,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准入内”,在门口执勤的检察员大声喊着。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力,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罗马共和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城邦的什么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谁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共和制没有国王,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谁手里?
(3)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材料一:雅典人去参加公民大会,大会没有正式开始,会场像往常一样热闹。“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准入内”,在门口执勤的检察员大声喊着。
材料二: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了共和制法律,完善了共和制机构,公民享有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力,国家没有国王或皇帝。罗马共和国的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奴隶主手中。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雅典城邦的什么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谁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马共和制没有国王,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谁手里?
(3)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我之主人”,则其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材料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1)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
(2)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3)材料二反映的观点属于哪个宗教?该宗教诞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各是什么?
材料一: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我之主人”,则其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材料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1)这部法典的名称是什么?它是哪国的哪位统治者制定的?
(2)这部法典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这部法典的世界地位怎样?
(3)材料二反映的观点属于哪个宗教?该宗教诞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各是什么?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16世纪是“人”与“世界”被发现的时期。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美洲以及环绕非洲航路的发现,给兴起着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的交易,交换工具以及一般商品的增加,给予了商业、航海业和工业一种空前未有的刺激,因而也就使崩溃着的封建社会里所产生的革命因素迅速地发展起来。”
(1)据材料一判断,这场“变革”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核心思想是什么?它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为什么?
(2)列举材料一中的“巨人”和材料二中“美洲以及环绕非洲航路的发现”者各一位。
(3)材料二“兴起着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是指是什么历史事件?
(4)“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现代全球化”反映出新航路哪一方面的影响?
14—16世纪是“人”与“世界”被发现的时期。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美洲以及环绕非洲航路的发现,给兴起着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的交易,交换工具以及一般商品的增加,给予了商业、航海业和工业一种空前未有的刺激,因而也就使崩溃着的封建社会里所产生的革命因素迅速地发展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成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大英帝国、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1)据材料一判断,这场“变革”是指什么历史事件?核心思想是什么?它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为什么?
(2)列举材料一中的“巨人”和材料二中“美洲以及环绕非洲航路的发现”者各一位。
(3)材料二“兴起着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是指是什么历史事件?
(4)“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现代全球化”反映出新航路哪一方面的影响?
2.判断题- (共1题)
7.
下面每小题中只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1)阿拉伯人征服了古代印度的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
(2)阿拉伯数字的真正发明者是古代埃及人。
(3)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的是伊斯兰教。
(4)17世纪,强占中国台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日本。
(1)阿拉伯人征服了古代印度的土著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
(2)阿拉伯数字的真正发明者是古代埃及人。
(3)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的是伊斯兰教。
(4)17世纪,强占中国台湾,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国家是日本。
3.选择题- (共21题)
22.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 |
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 |
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
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
4.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