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那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评选。下面是几段竞选词
这位学生听了后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请你帮助他。
(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陵墓?
(2)B掌管国家的祭祀的是?国王属于什么阶层?这种现象的出现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3)C是谁?他统一后定都在哪里?列举C所在地区的文明成就一例。
(4)D是谁?他创立了什么宗教?
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字塔 |
B.我掌管国家的祭祀,唯我独尊,国王也要顺从我 |
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在位时还制定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
D.我普度众生,帮助众人脱离苦海,我的信徒不计其数。 |
(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陵墓?
(2)B掌管国家的祭祀的是?国王属于什么阶层?这种现象的出现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3)C是谁?他统一后定都在哪里?列举C所在地区的文明成就一例。
(4)D是谁?他创立了什么宗教?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世纪封建等级制度形成过程中,欧洲出现了一种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经济形式和社会组织——庄园,9—13世纪封建庄园达到兴盛时期。包括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在内的封建主拥有各自庄园的全部土地,通常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农奴一周内需要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服劳役三到四天,其余时间则在自己的份地上劳动。农奴没有人身自由,领主可以出售或转让农奴。庄园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几乎都由本庄园的农奴生产。
(1)请从多角度比较封建庄园和租地农场的不同之处
(2)请分析封建庄园和租地农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在中世纪封建等级制度形成过程中,欧洲出现了一种最基本和最普遍的经济形式和社会组织——庄园,9—13世纪封建庄园达到兴盛时期。包括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在内的封建主拥有各自庄园的全部土地,通常采用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农奴一周内需要在领主的土地上无偿服劳役三到四天,其余时间则在自己的份地上劳动。农奴没有人身自由,领主可以出售或转让农奴。庄园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几乎都由本庄园的农奴生产。
——华师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8课
西欧国家在封建制度瓦解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新的农业经营方式——租地农场。租地农场的经营者叫租地农场主,通常自己只有部分或完全没有土地,主要靠租借他人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同时雇佣农业产业工人进行生产劳动。平时,租地农场主付给你也工人微薄的工资。每年收获之后,租地农场主按照事先约定,向土地所有者缴纳一定数量的货币地租。租地农场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是近代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形式。——华师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
请依据材料回答:(1)请从多角度比较封建庄园和租地农场的不同之处
(2)请分析封建庄园和租地农场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光彩绚丽。天文学、数学、医学、文学、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地理学、建筑等各个领域均硕果累累。
材料二 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1)请选择材料一所涉领域,列举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取得的文化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请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光彩绚丽。天文学、数学、医学、文学、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地理学、建筑等各个领域均硕果累累。
材料二 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1)请选择材料一所涉领域,列举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取得的文化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请指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2)材料二中所反映城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材料中的“全体公民”主要指哪些人?伯里克利所说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内容相比,在法律上的显著区别是什么?
(4)通过上面的学习和探究,可以得到怎样的启迪?
材料一 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1)材料一中文献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仔细分析材料一,据其内容归纳三个特点。(2)材料二中所反映城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材料中的“全体公民”主要指哪些人?伯里克利所说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3)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内容相比,在法律上的显著区别是什么?
(4)通过上面的学习和探究,可以得到怎样的启迪?
2.选择题- (共15题)
5.
这是某电视台综艺节目的一道选择题,答题选手需要场外观众的帮助,请你帮帮他
答题卡:下面不属于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创造的文明成就的是?
答题卡:下面不属于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创造的文明成就的是?
A.城市和车轮 |
B.楔形文字和历法 |
C.《汉谟拉比法典》 |
D.60进位制 |
6.
下列有关罗马共和国的相关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公元前509年建立了共和国 |
B.战胜迦太基后,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 |
C.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 |
D.罗马共和国最强大时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
8.
古罗马不仅通过对外扩张,从台伯河畔的一个小邦滚雪球般地膨胀为地跨三洲的超级帝国,而且以务实的精神创造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特别是法律方面有突出建树,编制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其历史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辨。对上述说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古罗马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B.罗马创造出世界上最完备的治理国家经验 |
C.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
D.罗马法的历史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
9.
如表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是
文明名称:古代埃及文明 |
统一时间:公元前3500年 |
统一国家建立者:美尼斯 |
文明代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
文明类型:大河农耕文明 |
A.国家建立者 |
B.统一时间 |
C.文明代表 |
D.文明类型 |
10.
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罗马帝国开始于公元前27年,这两个时间也可以表述为( )
A.公元前5世纪初公元前1世纪初 |
B.公元前5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末 |
C.公元前6世纪初公元前1世纪初 |
D.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1世纪末 |
14.
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 |
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 |
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就 |
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 |
15.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以下关于这一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 B.国家大权掌握在天皇手中 |
C.武士集团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
16.
(题文)下图是九年级历史组教师集体备课时教师甲准备的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教师乙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主持人应站立发言 |
B.窗口有人偷窥 |
C.开会人员都应摘下头巾 |
D.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 |
17.
中古西欧城市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
②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③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
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①中古西欧城市交通便利
②市民阶级是资产阶级的前身
③城市通过斗争拥有了自治权
④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封建制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8.
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统治下,诞生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的传奇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你知道他是谁吗?( )
A.伯利克里 | B.屋大维 | C.亚历山大 | D.穆罕默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