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426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31

1.判断题(共1题)

1.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内,对的打“正确”,错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公民大会手里。
(2)查理统治时期,命令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国王,称为“什一税”
(3)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4)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篡为《查士丁尼法典》。

2.综合题(共3题)

2.
在世界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其发展异彩纷呈、各具魅力。下面为“古代世界文明区域”分布情况示意图,观察地图,完成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文明古国和A、B文明古国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
(2)请你判断并写出①②③中任意一个数字代表的国家名称,说一说这个国家突出的文明成就或文化遗产一例。
(3)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贪婪的侵略者”、“文明的传播者”等。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人们称他是“文明的传播者”你赞同他这种传播文明的方式吗?为什么?
3.
民主、法制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欧洲文明古国为近代民主、法制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一(民主篇)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在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1)材料一中“我们的制度”是指什么?你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探究二(法制篇)
材料二:法典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作“会说话的工具”,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2)材料二中的“法典”指的是哪一部法典?对欧洲法制进程发展有什么影响?
探究三(感悟篇)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古代民主和法制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4.
欧洲在近代成为促进世界进步的火车头,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追根溯源,完成探究。
材料一 

(1)如图反映的是欧洲中世纪“封君封臣制”。“封君”与“封臣”关系形成的纽带是什么?他们之间相互的义务是什么?
材料二: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还有教堂、磨坊、面包坊、铁匠作坊等。还设由主管或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以传统的习惯方式来协调处理庄园成员间的社会关系。
(2)从材料二看,庄园法庭发挥怎样的作用?中世纪欧洲庄园是一个怎样的单位?
材料三: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其中一些人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一说西欧城市市民中哪些人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城市兴起对欧洲社会转型有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总结中世纪的欧洲经济、政治典型特征是什么?

3.选择题(共15题)

5.
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修建规模越来越小
说明古王国时代王权逐渐衰落。
B
斯巴达克起义
导致罗马共和国灭亡
C
封君封臣权利、义务交织
反映封君封臣的关系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D
西欧城市发展和工商业繁荣
促进了西欧大学兴起。
 
A.A
B.B
C.C
D.D
6.
13世纪时,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免赋税特权
②司法特权
③言论自由权
④教育自主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
某同学的哥哥上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成功牵手女嘉宾,孟非告诉他们可以享受爱琴海之旅,他们的旅程会看到
A.
B.
C.
D.
8.
印度中央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
A.不可接触者
B.刹帝利
C.首陀罗
D.吠舍
9.
如图中的石柱记载了一部法典。它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拐带、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等,这部法典的地位是
A.是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B.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是欧洲民法的前身和基础
D.是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
10.
小说和电视剧《西游记》中创作的“如来佛”形象,主宰一切、法力无边,其原型来源于
A.释迦牟尼
B.耶稣
C.法老
D.宙斯
11.
如图君士坦丁凯旋门是君士坦丁大帝在战胜了他的强敌马克森提后修建的。其建筑特点与古希腊建筑有何联系
A.继承了古希腊建筑廊柱,创新了穹顶
B.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神庙的特点,创新了穹顶
C.继承了古希腊建筑廊柱,创新了拱门
D.继承了古希腊建筑弯顶的特点,创新了拱门
12.
下列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城市的重新兴起
B.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
C.大学的兴起
D.庄园学校的出现
13.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下列对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一些
B.属于国家,由国王委派官吏进行管理
C.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的剥削
D.通过斗争,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14.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15.
根据儒略历的规定,每4年有1个闰年,闰年为366日,其余3年(称为平年)各有365日。儒略历是以下哪一时期制定的历法
A.屋大维时期
B.亚历山大时期
C.凯撒时期
D.伯里克利时期
16.
佛经里说到:佛陀路遇被视为贱民的担粪的提尼,最后提尼被佛陀收为弟子。这反映佛教倡导
A.婆罗门是第一种姓
B.所有信仰安拉的人都兄弟
C.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D.“众生平等”
17.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18.
“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公民之所以如此自豪,是因为他们( )
A.完善了王位继承制度B.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C.实现了男女真正平等D.已经废除了奴隶制度
19.
中世纪时的西欧,如果一个农民遇到一位他不认识的公爵,命令农民向他免费提供食物,农民最合适的回答是(  )。
A.“非常乐意为您效劳”B.“你不是我的领主,无权命令我”
C.“您先给钱,才有食物”D.“您勒索我,我不怕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