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1381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6

1.综合题(共4题)

1.
法治发展见证文明进程。法与时移,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通过了一部法律文献,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其中的债务法规定:债权人有权拘禁不能按期还债的债务人。甚至可以给他戴上脚镣,卖到国外或杀死他……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宇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1)据材料一写出这部法律文献的名称。该法律文献在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 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它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

——《大国崛起》解说词

(2)依据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回答,“短短几千个字”以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该政治体制是通过哪部法律文献的颁布得以实现的?

材料三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3)材料四的内容出自什么文献?它在财产方面作出了怎样的规定?
(4)从以上各国的法治建设历程中,你得出哪些认识?
2.
危机,是险境也是机会。政治危机、民族危机、经济危机等伴随历史的延续,客观上也促进了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人……”

(1)材料一反映的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是什么?工人数目的增加反映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2)材料二中的“变革”指的是什么?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了列宁在苏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对苏俄经济的恢复有何影响?
(4)借鉴美国、俄国和日本等强国的历史发展经验,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3.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比如二战结束后最富强的美国。美国的发展道路虽然有它自身的特点,但依然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美国的崛起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

材料一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出现……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飘着星条旗的国家”诞生的标志性文件是什么?是谁负责起草的?

材料二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的自由。

(2)上述材料出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颁布的哪一部法令?这部法令的颁布有何影响?

材料三 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1941年)中说:“八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由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

(3)材料三中罗斯福总统采取的“行动”是什么?这一行动的影响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中美国的崛起过程,谈谈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哪些启示?
4.
科学的巨大力量贯穿着人类历史的进程。科技使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改变生活)
(1)科技革命中,交通工具的创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完成下列表格。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交通工具
   ① ▲    
   ② ▲   
动力机械
   ③ ▲   
   ④ ▲   
 
(科技改变世界)

(2)导致图一中各国工业生产量排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两幅图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引起了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冲突,使欧洲最终形成哪两大军事集团?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谈谈你的看法。

2.选择题(共20题)

5.
下列国家与其文明成果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古中国——伊斯兰教B.古埃及——金字塔
C.古印度——《汉漠拉比法典》D.古巴比伦——甲骨文
6.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种“制度”产生于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雅典
D.古代罗马
7.
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A.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8.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后来又传到其他地区;麦子、水稻、甘蔗、葡萄等则随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使世界完全连成了一个整体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加快了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D.使美洲遭到残酷掠夺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某部19世纪后期的电影中有如下情景,你认为可能会被吐槽的是
A.福特向观众介绍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
B.男主角驾车带爱犬游巴黎
C.男女主角默默相视,旁边茶几上的电话嘀嘀直响
D.女主角在白炽灯下完成绘画作品
10.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戴大帽子的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让特朗普都自愧弗如的林肯总统曾经
A.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家
B.推行新政,渡过“大萧条”
C.领导美国进行反法西斯斗争
D.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
11.
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阿尔贝蒂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莎士比亚称赞“人是了不起的杰作”,以上观点共同体现
A.自由平等思想
B.民主科学精神
C.人文主义精神
D.物竞天择理论
12.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
A.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B.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D.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13.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点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  )
A.三国同盟的形成B.三国协约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D.德国无限制潜艇战
15.
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指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个机关的权力不能由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所掌握,否则就容易导致权力专横。将此种思想主张付诸实践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
B.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C.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D.法国《人权宣言》的发表
16.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④
17.
“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是
A.
B.
C.
D.
18.
19世纪60年代,美国、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废除了封建专制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摆脱了殖民压迫
19.
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其中内容违背史实的是
A.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
B.携手联盟: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20.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该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
A.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21.
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  )
A.坚持自由放任B.优先发展重工业
C.国家干预经济D.转向社会主义
22.
“……瓜分德国殖民地。条约规定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主要战胜国以‘委托统治’形式予以瓜分……”此条约内容出自
A.《九国公约》
B.《国际联盟盟约》
C.《五国条约》
D.《凡尔赛和约》
23.
1917年 ,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它是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果(  )
A.俄国二月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
C.中国辛亥革命D.新中国的成立
24.
一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
A.维也纳体系B.威斯特伐利亚体系C.雅尔塔体系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