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卷六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106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31

1.文言文阅读(共1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志 明:______ (2)险躁则不能性 治:______
(3)以顺为者 正:______ (4)居天下之广   居:______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小题3】(甲)文作者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要具备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有何关系?
【小题4】(乙)文孟子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那他告诉人们怎样才能做到呢?

2.现代文阅读(共2题)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翡翠莲雾
林清玄
①从我有记忆开始,外祖母家前就是一个大的果园,种满荔枝、柿子、莲雾等水果,因此暑假的时候,我们最爱住在外祖母家,每天都在果园中追逐嬉戏。外祖母逝世很多年了,每次想起她来,自己就仿佛置身在那个果园中,又回到外祖母的怀抱。
②记忆中的果园所盛产的水果,和现在的水果比较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因为都是“土种”,大部分是长得细小而有酸味的。柿子比不上现在的肥软多汁,荔枝修长带些酸味,一点也比不上现在市场上经过改良的品种。
③只有十几株莲雾树是我印象最深的。那十几株绿色莲雾树长得格外粗壮高大,柿子、荔枝树都比不上它们,它们大到小孩子可以躺在枝丫的杈上睡午觉。树上结出的莲雾全是翠绿颜色,果实瘦瘦的, 。这种莲雾汁水虽少,嚼起来坚实香脆,别有风味。
④现在的莲雾都是淡红色的品种,肥胖多汁,但不管用什么方法吃它,总觉得好像是水做成的,少了莲雾应该有的气味,尤其是雨季生长的红莲雾几乎是淡而无味的。每次看到红莲雾, ,还有在莲雾树上午睡的一段记忆。
⑤舅舅们多年来在收成的时候总会送一些果子给我们家。因此尽管时空流转,我和果园好像还维持着一种情感的牵系,那种感情是难以表白的,它无可置疑地见证我们一些成长的痕迹。
⑥一年,因为乡道的开辟,莲雾树几乎被砍光了,只留下最靠屋子的一株。外祖母的果园原本是没有路的,后来为探收方便,在两排莲雾树间开了一条脚踏车可以走的路,不久之后,摩托车来了,路又开宽一些,最后汽车来了,两排莲雾首先遭殃,现在单向的汽车道也不足了,最后一株莲雾因而不保。
砍倒一棵莲雾树在道路拓宽时是微不足道的,对我而言,却如同砍除了心中的一片果园。我知道,再也不能吃到那棵树结成的莲雾了。
⑧我的表兄弟,近年来因纷纷离乡而星散了,家园已不复昔日规模,家前的果园自然日益缩小,现在剩下的,只是几株零散的荔枝、柿子了。
⑨有一回我在市场上买到几条土生的小萝卜,高兴得不得了,因为那些施过大量农药与肥料,收成时还经过漂白的大萝卜,哪里有小萝卜结实呢,可惜我们生长的是一个快速膨胀的时代,品种不断改良,田园风味在逐渐丧失。
⑩在这个转变的时代,任何事物只有放在心中最保险。我把莲雾种在心灵果园的一角,这样我可以随时采摘,并且时刻记得,在这片土地上曾生长过绿如翡翠的莲雾,是别的品种不能取代的。
(选自《意林12+》2016、4)
【小题1】根据语境,将下面两个句子填入横线处,第③段填(______),第④段填(______)。A. 我都想起一串串的绿色铃铛    B. 形状有一点像翡翠雕成的铃铛
【小题2】由文章的第③段简要概括“土种”的莲雾果实有哪些特色?
【小题3】文章的第④段写现代莲雾的颜色、品种和果味,有什么用意?
【小题4】文章的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小题5】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怎样的内涵?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交友之道
张保振
①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说明朋友的重要。《诗·小雅》言:“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说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载:“出入相友”,说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人看来,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所以,与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长,不计其短。也就是说,交友要有选择,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
②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交友呢?
③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对朋友,古人们看得很重,认为是“五伦之一”,是“平居可与共道德,缓急可与共患难。”并认为,“友则两相关切。若酒肉饮博,相与往还,此党也,非友也。”(蒲松龄语)所以,择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亲,或学问相成,或气节相感,或然诺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诗文相尚等,要两相共赢,昭昭可鉴。毕竟,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人镜”,补充提高,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读一本圣贤经传,或一篇名人诗篇,使身心得到滋补,境界得以升华。而这,是从一般人那里难以得到的。
④交友之道关键是取友。世间尽管有“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毕竟是取优,故不可等闲视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见面熟”。这种“见面熟”式的朋友,当你遇到挫折,甚至将要掉进深渊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拉住你;当你一帆风顺,乐不思蜀,甚至误入歧途而执迷不悟时,他的双手未必来指引你。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砺,行可以辅弼,有了错误可以指正。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这“六个一”,全在人生的关节点,道出了取友的最佳点。所以,对贫贱之交、生死之交,不仅终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终一契之。
⑤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友要结真友。无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无请言,死无托辞也。交友就要交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时,才能对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如战国中期有一对同习兵法、一师之徒的同窗朋友孙膑与庞涓,由于孙膑的才能略高一点而招致庞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国并深得魏王重用的机会,密招孙膑入魏,口言善,说是要向魏王力荐;身行恶,实则借刀杀人,对孙膑施以膑刑,“断其两足而黥之”,使孙膑成为一个“刑余之人”而不能进入仕途。这就警示人们,饮酒要饮醇,结交要结真。否则,不仅自己会吃尽苦头,而且连残至死都不知啥个原因。
⑥交友要交优。只有多看朋友的长处,把朋友的长处吸收为自己的长处,从而让朋友的优点、优势也能体现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生路上肩并肩手挽手,共谱新篇章。
(注)①膑刑:古代剔除膝盖骨的酷刑。
【小题1】(小题1)阅读全文,指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小题2)文章开头用俗语和古籍中的语录有何作用?
【小题3】(小题3)文章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小题4】(小题4)指出第三段和第五段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名著阅读(共1题)

4.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西游记》中的白龙马原是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____,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
(2)“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这是《昆虫记》描写的______,体现出______的习性。

4.综合性学习(共2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秋,和暖的阳光照曜在大地上,唤醒了大地的万物, 。露水焕然一新,赞美着春天的明,给普天之下的生灵带来无穷的希望,露出了一片wèi蓝色的天空,宛如一尊威武的战神,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大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wèi(   )蓝 抚(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3)文中“焕然一新”的“焕然”意思是 ;“普天之下”中的“普”意思是
(4)根据上下文,按照画线句子的格式,再仿写两句。
6.
某校举行了“亲近散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参与解决。
(1)我的创意。为了让活动进行有声有色,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主题词。
(2)我的方式。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请设计两个切实可行的活动项目。
(3)我的成绩。下面是班长写的一个散文片段,不过,一位同学在朗读时出现了个别小错误,更改了原作,请阅读后按照文后提示作出修改。
一个上午的初夏,我去河边散步,看见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事情。我轻轻走近,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盘旋挣扎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无法飞行。小女孩慌忙摘下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蝴蝶附近。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挨近这只“蝴蝶”,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
①第一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应改为:
②第二处画线句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③第三处画线句子缺少主语,应在句子前面添加“ ”。

5.作文(共1题)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等,总在变化。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走进初中校门以后,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吗?

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以前进行比较,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叙写具体,内容充实,情真意切;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