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下图)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发生在什么时候?(2分)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2分)由谁作曲?(2分)
(3)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2分)
(4)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2分)
(5)***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请问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8分)
材料一: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在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的天安门广场,***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材料二:(如下图)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发生在什么时候?(2分)
(2)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2分)由谁作曲?(2分)
(3)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2分)
(4)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2分)
(5)***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请问新中国的成立有什么意义?(8分)
2.
历史告诉我们: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五: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我国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同时,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精心编织起社会安全网,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在全国农村展开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5分)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的严重后果?出现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什么制度?材料中符合农民自身利益的内容是什么?(2分)
(5)根据材料五写出政府关注民生的举措,至少三点。(3分)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认识。(2分)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客观经济规律的“奇迹”。……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
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五: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我国政府实行“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同时,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重点,精心编织起社会安全网,城镇职工基本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建立。
(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什么法律?在全国农村展开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5分)
(2)从材料二的图表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的严重后果?出现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农村的什么制度?材料中符合农民自身利益的内容是什么?(2分)
(5)根据材料五写出政府关注民生的举措,至少三点。(3分)
(6)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生问题的认识。(2分)
2.选择题- (共13题)
3.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歌词中的“人民的大救星”是指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
A.*** | B.刘少奇 | C.朱德 | D.周恩来 |
6.
1949年9月,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重要准备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B.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
8.
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广场欢声雷动,庆祝新中国的诞生。其中“28响”的寓意是:()
A.没有什么寓意 | B.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中国艰苦斗争的28年 |
C.因为28这个数字比较吉祥 | D.代表国民党在中国28年的反动统治被摧毁 |
10.
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占国民收入的92.9﹪。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由于(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 B.实施了一五计划 |
C.完成了三大改造 | D.建立了人民公社 |
11.
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中共八大成为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良好开端的是(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
B.决定实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
D.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