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3

1.选择题(共3题)

1.
加点字的书写和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点(zhuì)   负(gū)    五脏六(fǔ) 悲天人(mǐn)
B. 闲(xiá)    冽(1ǐ)    海市楼(chén)   人寻味(nài)
C. 蓝(wèi)    吞(shì)   忧心忡忡(chōng)  惊心动(pò)
D. 俯(kàn)    持(jīn)   姗姗来迟(shān)   心有灵(xī)
2.
对下面句子修辞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一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子通透流畅,富有气势,节奏明快,感情强烈。
B.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以夸张排比的手法,渲染木兰紧张的备战情态。
C.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拟人手法,写出了紫藤萝花灵动活泼、调皮可爱的形象。
D.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连连设问,引人注意,令人思考。
3.
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黄河颂)是现代诗歌,在章节、对仗、押韵等方面都比较自由灵活;《望岳》为律诗,字句、押韵、平厌、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B. “铭”和“说”都是古代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陋室铭》和《爱莲说》分别是这两种文体的代表。
C. 《老王)是散文,贵在自我、尚情和真实表达;《台阶》是小说,侧重叙述、虚构和典型塑造。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都是哲理诗,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前者运用了许多具体的形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后者直抒胸臆,阐释哲理,没有什么具体形象。

2.字词书写(共1题)

4.
用楷体字认真书写下面语段。

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

(节选自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

3.现代文阅读(共2题)

5.
阅读小说《驿路梨花》,完成下列小题。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里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发现门是从外扣着的。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着两个字:“请进!”

我们推开门进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我尝了一口,水清凉可口。我们走累了,决定在这里过夜。

老余用电筒在屋里上上下下扫射了一圈,又发现墙上写着几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

我们开始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我们躺在软软的干草铺上,对小茅屋的主人有说不尽的感激。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守山护林的老人。”

正说着,门被推开了。一个须眉花白的瑶族老人站在门前,手里提着一杆明火枪,肩上打着一袋米。

“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几次想说话插不上嘴。直到我们不作声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我们把老人请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钱,赶紧给他端来了热水、热饭。老人笑了笑:“多谢,多谢,说了半天还得多谢你们。”

看来他是个很有穿山走林经验的人。吃完饭,他燃起一袋旱烟笑着说:“我是给主人家送粮食来的。”

“主人家是谁?”

“不晓得。”

“粮食交给谁呢?”

“挂在屋梁上。”

“老人家,你真会开玩笑。”

他悠闲地吐着烟,说:“我不是开玩笑。”停了一会,又接着说:“我是红河边上过山岩的瑶家,平常爱打猎。上个月,我追赶一群麂子,在老林里东转西转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这个山头来了。那时候,人走累了,干粮也吃完了,想找个寨子歇歇,偏偏这一带没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我只好撕了片头巾上的红布、插了根羽毛在门上,告诉主人,有个瑶家人来打扰了,过几天再来道谢……”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了指门背后:“你们看,那东西还在呢!”

一根白羽毛钉在红布上,红白相衬很好看。老人家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接着说下去:“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说这大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挨寨,她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

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给屋顶加点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自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小题1】综合把握文章内容和小说情节,参照示例,把下列表格补充完整。
人物
与小茅屋的故事
“我”和老余
 
瑶族老人
为小屋送米
一群哈尼小姑娘
照看小茅屋
解放军战士
 
梨花
 
 
【小题2】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都没有出场,他们的故事是通过插叙的方式展示的,说说作者这样安排的巧妙之处。
【小题3】两处划线句子,描写“梨花美景”,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以赏析。
【小题4】文章用“驿路梨花”做标题,有怎样的妙处?请简要货析。
6.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刀爱

(1)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2)“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晴朗的阳光中,手拿一把磨得锃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

(3)“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

(4)“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5)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6)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7)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

(8)“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恍惚地明白: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9)“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10)“那有什么不好呢?”

(11)“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砍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有什么力量去结果子呢?就算结了果子,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12)我被深深地震撼了。

(13)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另外一类人,他们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甜美的微笑和酣畅的歌喉,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14)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15)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而且,及时等也未必能等得到。那么,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承受刀爱和积蓄养料;在没有刀的时候,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把刀。用把刀,来铭记刀爱和慎用养料。

【小题1】文章写了两个“刀爱”的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2】简要说说第(6)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小题3】请任选一划线句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其美妙的表达。
①这些丑陋的树皮就像是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抵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
②这些刀在梨树干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
【小题4】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要评析(13)-(15)段在全文的作用。

4.名著阅读(共1题)

7.
班级开展“海底两万里,世界真奇妙”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吧。
【小题1】任务一:我为预言家找证据《海底两万里》作者儒勒·凡尔纳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根据你的阅读积累,从书中至少找出两个例证,对他的这一美誉提供理由支撑。
【小题2】任务二:我的速读之道

快速阅读是一种基本的名著阅读技巧。在阅读《海底两万里》一书时,类似下面选段划线的描写文字,你都是采用“跳过去”的速读方法处理的。作为“我的速读之道”的发言代表,请你谈谈这样处理的奥秘吧。

这时是早晨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梭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结,真正是一架红、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是神奇,实在是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塞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空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要多些。

(节选自《海底两万里》)

5.课内阅读(共1题)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
(2)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3】对文章简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等,本文选自《周敦颐集》,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B. 文章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龄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C. 写法上,《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喻人;同时,还运用了欲扬先抑、对比烘托的手法,突出“爱莲”的主题;而且,文章一“爱”字贯穿,文脉通畅,结构严谨。
D. 《爱莲说)是中国古典散文的精品。周敦颐之前,有“岁寒四友”“花中四着子”之说;但《爱莲说》以莲花比喻君子,现已成定论,可谓开山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小题4】南宋朱熹仰慕周敦颐,重修爱莲池,建立爱莲堂,以诗赞曰:“闻道移根玉井旁,花开十里不寻常。”综合领悟甲文内涵,你认为莲的“不寻常”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小题5】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之妙。

6.语言表达(共1题)

9.
根据语境,体会语意,仿照句式,再续写两个句子。

努力地工作,就像不苛求回报一样;真诚地去爱,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不好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课内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