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86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5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分得了土地的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由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普遍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材料二: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个人劳动条件极差。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制度下,个人的积极性不高,解放前的产量还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还是原来的设备,产量却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

材料三:……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授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材料四:到1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这位资本家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什么态度?

(3)根据材料四,说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其实质是什么?

2.

   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员出工是:“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安排生产靠队长,下地干活等队长,遇到困难找队长,牲口下田喊队长,收不到粮食怨队长。”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要保证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生产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

(3)材料三中的“大包干”指的是什么制度?

3.

   40 年前,中国共产党以前无古人的气魄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40 年众志成城,40 年春 风化雨,中国人民谱写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明确航向)


(1)以上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成就辉煌)

   

(2)结合上图数据,说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惠及民生)   



(3)上述材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哪些变化?造成这些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4.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土地归集体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5.
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
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运动
④三大改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6.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历史现象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下面数据,判断导致这一时期全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C.土地改革基本完成D.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7.
下列内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
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在分析一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他说的这场“错误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9.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10.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有一张票据标题写着“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张票据见证了( )
A.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大跃进”开展的盛况D.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11.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对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建设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
③沈阳飞机制造厂   
④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中共八大的继承和发展,其“发展”主要体现在(   )
A.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B.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3.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 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4.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过渡的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实现了“和平过渡”,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无偿没收
15.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建国100周年时的“中国梦”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解决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
C.实现个人目标和理想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6.
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这个新的格局是 (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D.经济特区——内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17.
海尔企业在国内发展壮大之后,不满足只做“小池塘里的大鱼”,想要走向国际化,2001年中国的的一件大事给其提供了机遇,这件大事是(  )
A.建立经济特区B.加入WTOC.与17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D.提出“一带一路”
18.
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A.1956年中共八大上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C.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途中D.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
19.
下表为“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其中粮食产量在1985年有明显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0.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被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推进中国式体制改革实践,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中国式体制”指的是
A.国有企业改革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
21.
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2.
既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新时期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
A.上海B.宁波C.厦门D.深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