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八年级历史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81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在人民革命战争已经取得全国胜利,统一的人民政权已经建立的条件下进行的。党面临的最大课题已不是如何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而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土地改革的基本目的也在于此。

——摘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次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
(2)为了进行材料一中的土地改革,人民政府颁布了什么法令?这一法令实施后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变化?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957年、1984年两个GDP增长率峰值出现的关键原因。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多国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志愿军迅速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1)谁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向朝鲜境内出动?这支军队被誉为什么?
(2)在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的战斗英雄是谁?我们从他身上应学习什么样的优良品质?
(3)抗美援朝胜利对中国来说有何重要意义?
3.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深圳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连续创造几个“全国第一”,闯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深圳特区最早“出租土地”;最早“预售商品房”;第一个推出工程“招标投标”方案;最早建立“劳务市场”、“原材料 市场”,还有人们早已陌生或知之甚少的“金融市场”、“期货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等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材料一中深圳创造“全国第一”靠的是什么精神?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深圳特区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
(2)1988年,国家又建立了哪个经济特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谈话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2.选择题(共27题)

4.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B.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5.
烟标和火花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根据图片信息判断,下列烟标或火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6.
我国规定:少数民族即使达不到法定产生一名人大代表的人数,至少也有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主要体现了我国政府
A.保护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B.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C.既反对大民族主义又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D.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7.
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B.决定开展大跃进运动
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8.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通过友好谈判作出的重大决定是
A.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B.和平解放西藏
C.平定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叛乱
D.建立西藏自治区
9.
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A.确定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
B.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
10.
回顾历史,1953—1957年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首次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企业投产
④大庆油田投产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
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将土地收归国有
B.它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2.
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王进喜
13.
邓小平复出后,提出要完整准确地对待***思想。在邓小平的支持下开展了一场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主要内容是
A.是否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
D.是否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
14.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对“站立”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人民成为新国家的主人   ③中国人民富裕了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5.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下图)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16.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小农经济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B.小农经济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
C.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D.消灭剥削阶级,建立公有制
17.
面对经济困难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决定从1961年开始,对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针是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
C.大量节俭国家机构所需经费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8.
“一五计划”、“公私合营”、“中共八大”、“大跃进”、“四人帮”、“大庆油田”等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A.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9.
“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A.一月革命
B.二月革命
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
20.
下边图中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遵循了客观规律
B.解放了思想
C.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D.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21.
________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
A.赎买B.兼并
C.拍卖D.没收
22.
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进行三大改造
23.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2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
A.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C.实行土地公有制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2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
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动是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美建交
27.
习惯上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的“一个中心”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C.以坚持改革开放为中心
D.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心
28.
60多年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独立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中华民族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
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D.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29.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
30.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