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团结是地区发展、国家繁荣的重要保证。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港澳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3)为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港澳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3)为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2.判断题- (共1题)
2.
判断: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的第二阶段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是同步推进的。
(2)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是光明的。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的第二阶段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使得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改革旧的经济体制,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下结论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上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和城市是同步推进的。
(2)中共十四大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是光明的。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5)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综合题- (共1题)
3.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合适的方框内。

(2)仔细观察地图,据图指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A.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
B.中国大陆最后一块和平解的领土 |

(2)仔细观察地图,据图指出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4.选择题- (共18题)
4.
下图漫画《冠小架子大》寓意深刻,它严重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哪一原则?


A.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
B.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
C.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D.代表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
7.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
A.王进喜 |
B.孔繁森 |
C.焦裕禄 |
D.雷锋 |
8.
《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 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 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 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
12.
“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手工业合作化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手工业合作化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3.
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A.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 B.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 D.“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某同学绘制了“对外开放进程”年代尺,在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B.成立环渤海经济区 |
C.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D.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16.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17.
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此项“了不起的工程”是 ( )
5.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