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天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是多少?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三 如图: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柱状图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风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4)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同年冬天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是多少?土地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三 如图: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柱状图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风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4)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1)材料一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说说该事件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几个小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武装入侵朝鲜,并以“台湾海峡中立化”、“台湾地位未定”为由,命令其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抵达基隆港,受到热烈欢迎。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造成台湾问题未能解决的不利因素。朝鲜内战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行动?
材料三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
(3)材料三中“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 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
材料一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1)材料一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说说该事件的国内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几个小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武装入侵朝鲜,并以“台湾海峡中立化”、“台湾地位未定”为由,命令其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抵达基隆港,受到热烈欢迎。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造成台湾问题未能解决的不利因素。朝鲜内战爆发后,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行动?
材料三 海峡两岸鲜花开,统一的旗帜升起来。一国两制决策好!统一的号角响起来。我们本是一家人,我们本是亲骨肉,我们盼望早团圆,没有理由常分开。没有理由常分开。
(3)材料三中“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在我国首先得到成功实践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四 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你怎样看待台湾回归这一问题?
3.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八年级某班开展了以“改革开放40周年”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
材料一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材料三中的“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什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
材料四 1992年10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4)材料四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五 2017年10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等重大政治论断。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十九大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材料一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二 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
(2)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这一时期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材料三 《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3)材料三中的“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什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逐渐形成了哪一科学理论?
材料四 1992年10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
(4)材料四中的“新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五 2017年10月,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等重大政治论断。
(5)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十九大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开放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2.选择题- (共18题)
5.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类别 | 粮食 | 棉花 | 油料 |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 87 | 48.8 | 22.4 |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 14.5 | 26.5 | 12.5 |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6.
2016年上映的电影《我的战争》出场的场景:1950年,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在祖国的号召下,齐集鸭绿江边,唱着战歌登上军列,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由此可知,该电影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美援朝 | B.二月抗争 | C.西藏和平解放 | D.红卫兵串联 |
7.
《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五四运动 | B.中共成立 | C.开国大典 | D.改革开放 |
8.
为加强政治和法制建设,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通过这部宪法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9.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0.
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开发区 |
B.海南经济特区 |
C.厦门经济特区 |
D.深圳经济特区 |
12.
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B.中共十一大 |
C.中共十三大 | D.中共十四大 |
13.
“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A.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 经济特区的建立
D. 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
17.
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重大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 北洋舰队
B. 南洋水师
C. 华东军区海军
D. 东海舰队
A. 北洋舰队
B. 南洋水师
C. 华东军区海军
D. 东海舰队
18.
中天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二个世纪六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A. 国共政权对峙时期 B.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 二个世纪六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19.
1997年7月1日,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实行
A.社会主义制度 | B.民族区域自治 | C.资本主义制度 | D.人民民主专政 |
20.
“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这说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