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它雄辩的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材料三
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请指出期中的两位英雄人物?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提到国家的农村推行了一项“暴风骤雨”式的改革,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此事件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材料一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钢铁、煤炭、电力、飞机、坦克、车辆制造等,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材料二 公元1663年(清康熙二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她靠磨工精细、刃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材料三
反思总结—调整
| 1957年 | 1960年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油料(万担) | 7542 | 3045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1957年和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情况对照表
(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重要任务?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知道我国是如何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吗?手工业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有何意义?
(3)材料三的数据说明了什么?新中国面对该情况提出什么措施?
材料一 (1992年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熟叫“发财树”,······邓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钟,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材料二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千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请阅读材料回答:(1)为了实现材料一中邓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政策?
(2)题目(1)中的政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对中国残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具体措施是什么?
(4)根据新中国建立之初在农业建设方面的失误和材料二,你认为政府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怎样的原则?
2.选择题- (共28题)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主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三大改造完成 |
B.朝鲜战争胜利 |
C.三大战役胜利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A.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
B.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开始向西藏进军,攻占拉萨 |
C.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
D.西藏上层反动势力在昌都部署藏军,阻止人民解放军入藏,被人民解放军击败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 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B.西藏和平解放 |
C.开国大典 |
D.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

A.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
B.党和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
C.掀起了“大跃进”运动 |
D.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
A.土地改革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三大改造 |
D.第一个五年计划 |
A.1953—1957年 |
B.1957—1965年 |
C.1966—1976年 |
D.1978—2000年 |
①、经济高速发展
②、人民生活困难
③、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④、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手工业合作化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A. 个体生产缩小了农民之间的差距
B. 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C. 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D. 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
A.邓小平南方谈话 |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 D.扩大企业自主权 |
A.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
B.开辟经济特区、“打破大锅饭” |
C.国企改革、土地私有 |
①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③“文化大革命”结束
④粉碎“四人帮”
A.①② | B.①④ | C.①③ | D.②③ |
①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②作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
③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代 | B.人民公社化时代 |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 |

A.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B.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
C.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
D.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