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什么?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哪些重要决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哪些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摘自中共十八大报告
材料二 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摘自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什么?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说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哪些重要决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哪些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谈谈你的认识。
2.
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70年代我国迫切需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城市开展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材料一 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随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铺开。——摘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三 这次会议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壮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探索:经济体制的演变与博弈》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70年代我国迫切需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在城市开展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会议指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2.选择题- (共24题)
3.
在1955年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
B.万隆会议 |
C.金砖会议 |
D.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
4.
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第2758号决议,这成为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这一“重大胜利”指的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中美关系正常化 |
C.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 |
D.中国重返联合国 |
6.
1964年10月17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核试验。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反对美帝国主义核讹诈和核威胁政策的斗争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一成就是指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 |
7.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感动中国这一颁奖词描述的人物是








A.屠呦呦 |
B.袁隆平 |
C.钱学森 |
D.邓稼先 |
8.
“从清一色的蓝灰色中山装,到牛仔裤、西服,再到各式各样的奇装异服;从柴米油盐的凭票供应,到可乐、汉堡、牛排以及各国美食遍布大街小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发扬艰苦奋斗传统 |
B.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发展 |
C.生活欲望日趋多元 |
D.科技进步增强国防力量 |
9.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强调:“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他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这些原则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求同存异”方针 |
C.“一边倒”原则 |
D.不结盟原则 |
11.
1956年召开的一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D.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12.
周恩来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法问题,强调“中国经过了反帝、反封建的流血革命后,不会再流第二次血”,要求“和平转变”。为此,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参加生产合作社 |
B.公私合营,和平赎买 |
C.实行股份制改造 |
D.实行互助合作方式 |
15.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A.新发展理念 |
B.“四个全面”战略 |
C.实现共产主义 |
D.“两个一百年” |
16.
邓小平曾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据此,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国力的增强 |
B.中英的共同努力 |
C.“一国两制”的指导 |
D.国际形势的变化 |
19.
1953年,河南安阳县某社社长对当地农民说:“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坚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这里的“社”指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
B.人民公社 |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D.乡镇企业 |
22.
1950年,中共和各民主党派联合发表宣言指出:“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止是道义上的责任……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材料说明抗美援朝的主要目的是
A.坚持道义 |
B.实现统一 |
C.保家卫国 |
D.提升国力 |
25.
中国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部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B.《共同纲领》 |
C.1954年宪法 |
D.1982年宪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