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30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24

1.综合题(共1题)

1.

   自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正从一个农业大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迈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图(单位:%)。


材料二 以下两张照片拍摄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人们以前所未有的“冲动”,进行了一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超越前其18%人的工业化实验。


材料三 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他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推动经济特区的建立,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四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本世纪初),中国深化改革,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个都没有落空……我们力求建立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相同,是信息化带动为主……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时期是哪一时期?该时期我国的发展重点是哪一领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这场“工业化实验”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中“不是收,而是放”是指这个开放圈后来又扩大了,最终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世纪90年代初和本世纪初,中国政府采取哪些重大举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指出材料中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何特点。

(5)综合以上材料从工业化的角度谈谈如何使我国走向民族复兴

2.选择题(共21题)

2.
目前在我国有5个省级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这源于我国实行了
A.民族区域自治B.社会主义改造
C.一国两制的伟大决策D.过渡时期总路线
3.
1997年6月30日,英军在最赚钱的殖民地伴着《天佑女王》的乐曲降下了英国国旗。这一瞬间标志着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B.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C.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4.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D.中美关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5.
1954年《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说:“如果这些原则……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声明中提到的原则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结盟原则
C.不干涉内政原则D.尊重领土主权原则
6.
当今的中国已与世界上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一百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由此不能得出的是
A.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中国奉行单边外交政策
C.中国推行全方位外交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7.
钱学森被称为中国的航天之父,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当时的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8.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行各业涌现出许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是
①邓稼先
②袁隆平
③屠呦呦
A.①B.②C.③D.①②③
9.
漫画《一位农民朋友的足迹》(下图),从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百姓的政治、文化生活日益扩大
B.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C.私家车已经成为农民朋友的首选交通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0.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历史事实),哪些是观点(对历史事实的看法),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1984年全面展开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农村乡镇企业有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农村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D.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该部队更名为火箭军
11.
1958年5月29日,汕头百货大楼在“南生公司”的基础上实行公私合营隆重开业,开业当天,2万多市民相继涌入,见证了汕头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刻。当年资本主义工商业能实现社会主义改造,主要得益于国家实行了
A.生产合作社B.赎买政策C.市场经济体制D.土地改革
12.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深远的意义是
A.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B.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C.结束了文化大革命D.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3.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以上材料节选自《人民日报》的社论,这份社论应发表于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之后B.中共八大之后
C.一五计划公布之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14.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两图反映的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实施
②都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和生产自主权
④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
20世纪50年代,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修个厕所也要向上级申请拨款。1984年7月,商场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此后,商场有了资金,有了经营自主权,经营规模和效益都大幅提升。从材料可以看出
A.商场改革后实行按劳分配
B.商场有了经营自主权,企业活力增强了
C.商场改革后股票涨停
D.总经理的权限大小和企业效益成正比
16.
1980年后,深圳在短短几年肉,建设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这主要是因为
A.设立经济特区B.设立沿海开放城市C.倡导“一带一路”D.加入WTO
17.
著名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促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以上材料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法》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9.
1949年上海《大公报》曾经刊登了一段文字:“灯笼火把接二连三地燃了起来,很快,整个(天安门)广场在夜色中透明了……遍地灯笼火把颤颤跳荡,像人民无边无际的欢乐和希望化身在我们面前跳跃”。文章描述的情景是
A.南京临时政府成立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C.抗日战争胜利D.新中国成立
20.
下图是八年级某同学整理的笔记,请为他拟一个主题
A.新中国的成立B.三大改造
C.改革开放D.新中国的巩固
2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内容不包括
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五星红旗为国旗
D.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2.
如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