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18-2019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907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8

1.综合题(共3题)

1.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因时而宜对农村政策进行了不断调整,某校八年级同学准备对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进行探究性学习邀请你一起参加。
(图片再现历史)
材料一 见图

(1)历史图片是对历史场景的形象再现。请依据如图,写出这次农村政策变革的起止时间。这次变革使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文字叙说历史)
材料二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的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材料三  1958年8月初,……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由公社统一发放,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3)材料三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的哪一运动?
材料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复兴之路》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哪里进行尝试?这一措施到哪一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据材料四概括,为什么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我们借鉴历史)
(5)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分析,你认为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哪些原则?
2.
2019年,新中国的年轮刻上了第70圈。七十年风雨,从巩固政权、发展经济……走过了不寻常的一段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巨人的声音)
材料一 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摘自诗歌《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1)请写出材料一描述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年月日)诗歌中“一位巨人”指的是谁?
(楷模的力量)
材料二 如图

(2)如图两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今天,我们追忆英雄,学习楷模。请从下面四个奖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项颁发给他们:①“最佳创业奖”②“最佳育人奖”③“最佳公仆奖”④“最佳科技奖”。(只填序号)
图一: 图二:
(革命的步伐)
材料三 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论》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革命第一步”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4)我国是在哪一年实现了“第二步”?其标志事件是什么?
(辉煌的成就)
(5)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请举两例这一时期的工业成就。
3.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走在时代前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经济转型)
材料一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开启了一个长达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马丁雅克

(1)材料所述“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源于哪一会议的召开?会议作出了哪些决策最终使“中国经济得以转型”?
(道路抉择)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2)材料中“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一会议上提出的
(方向引领)
材料三 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3)材料三内容是邓小平在哪一年发表的重要讲话?这些“谈话要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一句话简要概括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思想指导)
材料四 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改编自新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上述报告还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什么?在这次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选择题(共21题)

4.
对下面年代尺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进程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过程
C.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
5.
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③①④②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
6.
下列有关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
C.实行以按需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7.
他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他”是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彭德怀
8.
1956年1月的《诗讯》上刊登了上海市工商联主任盛丕华的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诗中描绘的史实是
A.土地改革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开展
D.“化大革命”结束
9.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在复习中国现代史时绘制了如下图时间轴并总结了四项成就,其中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
A.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C.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共十八大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1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这是“东风第一枝”。这篇文章所针对的错误倾向是
A.“浮夸风”现象
B.“共产风”现象
C.“两个凡是”的方针
D.阶级斗争为纲
12.
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
某记者在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这则材料中的“消息”指的是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海南岛获得解放
D.西藏和平解放
14.
“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A. 邱少云
B. 雷锋
C. 罗盛教
D. 黄继光
15.
国务院总理***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社会、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6.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时期
17.
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新中国领导人于1961年制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你知道“八字方针”的具体内容吗( )
A.调整、改革、建设、提高B.巩固、提高、开拓、进取
C.调整、整顿、充实、提高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8.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  )
A. 1949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6年
19.

根据汉语或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

20.

根据汉语或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

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起來。为了加强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欧盟
D. 北美自由贸易区
22.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区
23.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三大   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   D. 中共十六大
24.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精确的理解是
A. 不同于苏联、东欧模式的社会主义
B. 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 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束缚
D. 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