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8895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时间
制度(政策)创新
相关事件
1953—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1978年

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分产到户,自负盈亏
1992年

中共十四大
 
材料二  1992年1月20日上午,有一位87岁的老人乘电梯登上50层高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旋转餐厅。他临窗而坐,观看深圳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高兴地说:“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思想界、理论界在反对和防止“和平演变”以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过程中,发生了改革开放姓“资”姓“社”的争论“资”姓“社”问题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改革实践中因为害怕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而放不开手脚的情况。
请回答:
(1)请你写出表格中与①②③相对应的内容。
(2)从材料二表格中任选一个历史事件,说明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材料二中的这位老人是谁?结合所学说明他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
(4)结合学回答,材料三中的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是怎样解决的?
(5)我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给你哪些启示?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材料二


材料三“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

﹣﹣摘自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China Watch》

材料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请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曾遇到了怎样的挫折?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3.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个春秋,回首七十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一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评论

(神奇逆转)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重大挫折)

材料三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宣传图片和报纸

(巨龙腾飞)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单位:亿元)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

(2)从材料二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计划?这一计划的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主要反映的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造成这些大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共19题)

4.
196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其中规定: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允许社员经营少量自留地和家庭副业,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等。与这一时期对应的政策有(  )
A.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B.开展文化大革命
C.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推动改革开放
5.
观察深圳市生产总值柱状图,推动其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地理环境优越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浦东新区的带动
D.经济特区的建立
6.
5月21日开始,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和众多媒体共同发起了“崇尚英维,精忠报国”的大型网络活动,随即全中小学也开展了以此为主题的班会课。若让你择一位战斗英雄在班会课上作事迹介绍,你应该选
A.黄继光 B.邓稼先 
C.王进喜D.雷锋
7.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
A.祖国获得了统一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西藏自治区成立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8.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
9.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接着,受检阅部队以海军的两个排为前导,步兵师、炮兵师、战车师、骑兵师依次通过主席台,空军14架飞机在会场上空飞行受阅。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10.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它结束的标志是
A.“四五”运动
B.九一三事件
C.“二月抗争”
D.“四人帮”被粉碎
11.
“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公私合营B.第一个五年计划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
12.
“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手工业合作化 D. 人民公社化运动
13.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4.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
A.五十年代B.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D.八十年代
15.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
A. 土地改革运动 B.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
16.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两个凡是”
C.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代表”
17.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指的是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加入WTO
C. 开发上海浦东
D.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18.
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扩大企业自主权D.实行对外开放
19.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 中共十五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20.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21.

著名学者余秋雨妙笔生花,曾经给人们留下了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此项“了不起的工程”是  (      )

22.
中共十八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这体现了我国主张与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  )
A.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B.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的安全关系
C.相互合作、优势互补的经济关系
D.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政治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