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3题)
1.
观看下面图片及文字解说,回答问题。

图一注: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人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图二注: 1945年9月2日上午9点多钟,在日本东京湾海面上,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宽大的甲板上,挤满了美军士兵和来自许多国家的高级将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喜悦,静静地等待一个期盼已久的时刻——日本代表将要在这里正式签署投降书。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后,美、中、英、苏等国的受降代表也相继签字。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解说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3)图一“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后导致了日本国内发生了哪件大事?
(4)图二这幅照片,标志着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束。

图一注: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1853年,一支美国舰队闯人日本港口,要求谈判“通商”,否则立即向日本开战。第二年,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同意开放港口。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向日本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图二注: 1945年9月2日上午9点多钟,在日本东京湾海面上,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宽大的甲板上,挤满了美军士兵和来自许多国家的高级将领,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者的喜悦,静静地等待一个期盼已久的时刻——日本代表将要在这里正式签署投降书。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后,美、中、英、苏等国的受降代表也相继签字。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解说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图二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
(3)图一“美国军人登上日本土地”后导致了日本国内发生了哪件大事?
(4)图二这幅照片,标志着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结束。
2.
历史表明:科学决策并适时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有三次重大改革:一次是20年代初期的苏俄,一次是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写出前两次改革的名称。
(2)下面材料反映了三次改革的举措或影响,阅读后回答:
①材料一中僵化的“苏联模式”具体指什么?材料二反映了30年代的美国改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②简述材料三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
(3)与时代潮流相随,在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中,中国大胆创新,及时调整政策,走出了既与世界相联系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谈谈你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认识或体会。(至少两点)
(1)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有三次重大改革:一次是20年代初期的苏俄,一次是30年代的美国,还有一次是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写出前两次改革的名称。
(2)下面材料反映了三次改革的举措或影响,阅读后回答: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 ![]() | ![]() |
材料一 | 材料二:蓝鹰标志 | 材料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示意图 |
①材料一中僵化的“苏联模式”具体指什么?材料二反映了30年代的美国改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②简述材料三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
(3)与时代潮流相随,在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中,中国大胆创新,及时调整政策,走出了既与世界相联系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谈谈你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认识或体会。(至少两点)
3.
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国外改革的历史,推进中国的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同学们组织了一次有关改革问题的探究。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从该国的历史发展来看,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2)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是什么?
(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
(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走______道路。

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的改革家进行了一次改革,从该国的历史发展来看,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影响?
(2)图二的改革家最先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使该国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请问他的探索是什么?
(3)图三的改革家实施了新政,这次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新”体现在何处?
(4)图四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他的指引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功,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走______道路。
4.
2008年北京奥运凸显和谐世界理念,其开幕式的文艺展示中,三个不同时期的“和”字,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和谐世界的思想主题。“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欣赏“和谐”画卷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商路又叫什么?图二中的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在哪个国家生活了17年?
(2)以上图片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种方式?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3)根据图三、图四、图五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归纳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步骤三:学史明智,描述“和谐”美景
(4)通过上述探究,你可能会获得一些启示,请你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和谐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步骤一:走进历史,欣赏“和谐”画卷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商路又叫什么?图二中的马可·波罗是哪国人?他在哪个国家生活了17年?
(2)以上图片主要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哪种方式?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3)根据图三、图四、图五反映的历史现象,简要归纳历史上影响“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步骤三:学史明智,描述“和谐”美景
(4)通过上述探究,你可能会获得一些启示,请你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和谐世界”应该是怎样的?
5.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包容万象,留下种种历史足迹。请参与某班以“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海的交流)
材料一:很多历史学家将1492年视为人类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从此刻开始,真正的世界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才真正地连为一体。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最早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新航线是________(写图中字母)开辟了欧洲到美洲航线的是________(写图中字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海的觉醒)
材料二:黑船事件对近代日本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日本在面临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其政治精英们启动了"脱亚入欧"的制度转型,大力引进西方文明,从而在执行丛林法则的国际政治角逐中成功地进入了近现代大国的行列。
——孟旭 近代日本欧化思想进程浅析
(2)材料“脱亚入欧”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大力引进西方文明”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海的罪恶)
材料三:“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马克思
(3)用所学知识佐证马克思的这段话。
(海的建设)
材料四: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人民网
(4)从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在建设海洋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海的交流)
材料一:很多历史学家将1492年视为人类历史的一个分水岭,从此刻开始,真正的世界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才真正地连为一体。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1)最早开辟了从欧洲通往印度新航线是________(写图中字母)开辟了欧洲到美洲航线的是________(写图中字母)。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理解。
(海的觉醒)
材料二:黑船事件对近代日本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日本在面临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面前,其政治精英们启动了"脱亚入欧"的制度转型,大力引进西方文明,从而在执行丛林法则的国际政治角逐中成功地进入了近现代大国的行列。
——孟旭 近代日本欧化思想进程浅析
(2)材料“脱亚入欧”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大力引进西方文明”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海的罪恶)
材料三:“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虚伪和它的野蛮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丝毫不加掩饰了”。
——马克思
(3)用所学知识佐证马克思的这段话。
(海的建设)
材料四: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人民网
(4)从十九大报告可以看出,我国在建设海洋中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
两次工业革命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一、回顾历史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发明者分别是谁?分别是哪种新能源的应用?
二、解决问题
材料三

材料四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材料三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图三、图四分别从哪两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该发明的用途?
(4)材料四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三、感悟历史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一、回顾历史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发明者分别是谁?分别是哪种新能源的应用?
二、解决问题
材料三

材料四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材料三的发明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时期?图三、图四分别从哪两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该发明的用途?
(4)材料四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
三、感悟历史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7.
历史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把上帝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_______________。
②“旧的形式,新的起点”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被黑格尔称“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从14-16世纪,西方历史经历了一个变革的时代。文艺复兴可以说是近代文化的先在很多方面代表了近代社会的思想观念。
——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
(2)以材料一中某一人物为例,用史事说明他“代表了近代社会的思想观念”。
材料三:自然和自然率隐没在黑暗中,神说“要有牛顿”,万物俱成光明。
——英国诗人波普
(3)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四:拿破仑传播“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促使人们觉醒并充满热情……他对法国的 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个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依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拿破仑的基本观点。
材料一:

(1)完成下面的填空
①把上帝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 _______________。
②“旧的形式,新的起点”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被黑格尔称“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从14-16世纪,西方历史经历了一个变革的时代。文艺复兴可以说是近代文化的先在很多方面代表了近代社会的思想观念。
——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
(2)以材料一中某一人物为例,用史事说明他“代表了近代社会的思想观念”。
材料三:自然和自然率隐没在黑暗中,神说“要有牛顿”,万物俱成光明。
——英国诗人波普
(3)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四:拿破仑传播“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促使人们觉醒并充满热情……他对法国的 15年统治有两个特点:国内改革和军事战役,前者巩固了革命成果,后者在邻国激起了一个民族主义反应并最后导致他的垮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依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拿破仑的基本观点。
8.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帮助九年级1班学生完成探究活动。
(科技篇)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表3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经济篇)
材料一

(2)由材料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革命篇)
材料二

(3)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标志着哪两场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这两个历史事件均受到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请写出其名称。
(崛起篇)
材料三
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十章科学革命﹣1914年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第十三章俄国
第十四章中东
第十五章印度
第十六章中国和日本
第十七章非洲
第十八章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科技篇)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项目 |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兴起时间 | 18世纪60年代 | 19世纪70年代 | C |
主要标志 | A | 电的广泛应用 |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进入时代 | 蒸汽时代 | B | 信息时代 |
(1)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表3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经济篇)
材料一

(2)由材料及所学知识,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革命篇)
材料二

(3)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标志着哪两场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这两个历史事件均受到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请写出其名称。
(崛起篇)
材料三
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十章科学革命﹣1914年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第十三章俄国
第十四章中东
第十五章印度
第十六章中国和日本
第十七章非洲
第十八章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节选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材料三中第十三章可能涉及哪些历史事件?以目录中某一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据优势地位”的西方对其产生的影响。
9.
世界历史潮流波澜壮阔,大国崛起伴随政治文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美学家蒋勋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实质。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⑵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该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⑶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⑷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
材料一 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度过沉滞悠长的停顿死亡,生命再次诞生,喜悦、光明重临人间。
——美学家蒋勋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运动的实质。
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⑵材料二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该制度对英国的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⑶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⑷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说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
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卡门蒸汽机的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枓,概括指出瓦特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瓦特的哪些经历对他作出这些贡献有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的贡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综合材枓,瓦特的成功对你有何重要启示?
材料:1736年,瓦特生于英国造船业发达的格拉斯哥城附近的格里诺克镇,他的祖父和叔叔是机械工人,父亲是造船工人。因为家里穷,瓦特几乎没上过学,但从小就懂得不少机械制造的知识,培养了制造机械的兴趣。瓦特18岁那年进格拉斯哥城学习手艺,后来又去伦敦专门学习机械制造业。
1763年,瓦特负责修理一台苏格兰铁匠纽卡门发明制造的蒸汽机,这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蒸汽机。经过认真研究,瓦特发现纽卡门蒸汽机的缺陷:燃料耗费太大、笨拙、应用的范围有限、只能用于矿井抽水和灌溉。瓦特克服经济困难,经过反复实践,终于制成了有分离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可节省75%的燃料。1782年,他又成功地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1784年,瓦特对它进行了改进,为它增加了一种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使它能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从此之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陶瓷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了。
——摘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
(1)根据材枓,概括指出瓦特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分析归纳瓦特的哪些经历对他作出这些贡献有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瓦特的贡献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4)综合材枓,瓦特的成功对你有何重要启示?
11.
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19世纪6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1)指出导致图1到图2所示现象变化的直接文件。它是由谁颁布的?
(材料理解)
(俄国)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农奴甚至在战争前一直是极不重要的。
——摘编自《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2)材料中“旧制度”指的是什么?它的废除者是哪位历史人物?
(论从史出)
(3)据上表,推理得出19世纪60年代俄、美社会发展面临什么共同问题?当时美俄政府都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方法虽然不同但都起到什么作用?
(学以致用)
下图所示内容是小丽、小建、小红同学对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

(4)写出图中对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方法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
(图说历史)

(1)指出导致图1到图2所示现象变化的直接文件。它是由谁颁布的?
(材料理解)
(俄国)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农奴甚至在战争前一直是极不重要的。
——摘编自《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2)材料中“旧制度”指的是什么?它的废除者是哪位历史人物?
(论从史出)
史实1 | 1860年,俄国38%的工人是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导致俄国大大落后于西欧各国。 |
史实2 | 美国内战前,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需要大量自由雇佣劳动力;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则占有大量劳动力,生产效率低下。 |
(3)据上表,推理得出19世纪60年代俄、美社会发展面临什么共同问题?当时美俄政府都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方法虽然不同但都起到什么作用?
(学以致用)
下图所示内容是小丽、小建、小红同学对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

(4)写出图中对美国南北战争的评价方法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
12.
反思历史,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具有深远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图1“两大集团”中A、B分别指什么国家?图2中的轴心国都建立了恐怖野蛮的什么政权?
材料二:如下图

(2)选取材料二中的任意两个战役为例,说明它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进程的影响。
材料三:如下图

(3)根据以上三幅图片,说说战争对人类文明造成了哪些影响?
(4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你认为如何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材料一:如下图

(1)图1“两大集团”中A、B分别指什么国家?图2中的轴心国都建立了恐怖野蛮的什么政权?
材料二:如下图

(2)选取材料二中的任意两个战役为例,说明它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进程的影响。
材料三:如下图

(3)根据以上三幅图片,说说战争对人类文明造成了哪些影响?
(4反省战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你认为如何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13.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 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对比图二、三,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三所反映的世界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2) 材料二中图四所示内容反映了哪一组织的建立?根据图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组织建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
——《浅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3) 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今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发展中的中国应对的根本之道是什么?
材料一


请回答:
(1) 图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一战后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对比图二、三,指出美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三所反映的世界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

(2) 材料二中图四所示内容反映了哪一组织的建立?根据图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组织建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三 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
——《浅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3) 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今世界主要政治力量的博弈中,发展中的中国应对的根本之道是什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