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历史的瞬间定格为永恒。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年度尺完成下列表格。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什么?但到了50年代末期,我国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请写出两例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3)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改革开放的开端?由此中国历史进入到什么时期?
(4)中共十五大确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1)根据年度尺完成下列表格。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什么?但到了50年代末期,我国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请写出两例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3)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改革开放的开端?由此中国历史进入到什么时期?
(4)中共十五大确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
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发展也赢得了世界的瞩目。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土地的比重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一位诗人写到:“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
材料四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中国某地农村民谣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人口及其土地比重的变化主要源于哪次农村改革?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材料三体现新中国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起步于哪一时期?请列举这一时期的成就一例。
(4)材料四民谣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有关?它的实施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随后进行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土地的比重
阶层 | 1950年(%) | 1954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一位诗人写到:“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
材料四
“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中国某地农村民谣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人口及其土地比重的变化主要源于哪次农村改革?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
(3)材料三体现新中国工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起步于哪一时期?请列举这一时期的成就一例。
(4)材料四民谣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有关?它的实施对农业发展有何影响?随后进行的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3.
邓小平同志是20世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伟人之一,他的伟大实践实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飞跃。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回忆邓小平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从材料中,归纳“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中国改革开放”对内改革中我们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来取代原来的什么经济体制?
(3)我们又确定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依据材料三,概括指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5)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伟人对于国家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原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回忆邓小平
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从材料中,归纳“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材料二中“中国改革开放”对内改革中我们在哪次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来取代原来的什么经济体制?
(3)我们又确定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依据材料三,概括指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5)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伟人对于国家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选择题- (共20题)
6.
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
8.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
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的成就是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①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台汽车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④ |
10.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
B.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形式是公私合营 |
C.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
D.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11.
《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请判断以下哪项运动体现了这一思想
A.大跃进运动 |
B.三大改造 |
C.土地改革 |
D.文化大革命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出自( )
A.《共同纲领》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15.
建国初期,***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优先发展()
A.交通运输业 | B.农业 |
C.轻工业 | D.重工业 |
16.
邓小平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其“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 | B.人民公社化运动 |
C.文化大革命 | D.改造私营工商业 |
18.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讲这段话的历史场景是在()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
C.南巡讲话 | D.中共十二大 |
20.
1979年,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
C.给农民生产自主权 |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
22.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 B.设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
C.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 D.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