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631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2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下面是1982年7月24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廖承志发表的致蒋经国先生公开信的一部分内容: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
(1)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2)根据材料指出写信者的政治愿望是什么。通过上述材料,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2.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小历史事件?
(2)图二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图三反映的是中国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它的实行产生了哪些影响?
(4)今天,全国各地正致力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请你为“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献计献策。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建设的总任务就是要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强大的工业国,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首先着重发展冶金、燃料、电力、机械制造、化学等项重工业....
——摘自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   在1980年和1981年两年的广交会上,福州的厂长、经理和外商签了合同并不算数,因为项目必须等“上面”批准;企业无权决定用人和奖金分配,按指令生产的产品与市场需要不相符,大量积压,在当时更是家常便饭。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为完成“总任务”而在当时所采取的措施的主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国企改革的有利国际背景。
(3)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所采取的相应措施的共同作用。
4.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为地区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度继承英国在西藏的特权,经营西藏的邮政、电报、电话,并在西藏设有12个驿站,在亚东和江孜等交通要地驻有印度军队。西藏解放后,中国政府对印度的这些特权,原则上坚决主张废除,而在做法上采取了适当的步骤。对于不损害中国主权而合乎西藏实际需要的惯例,则在平等互惠基础上暂允许其保留。
——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二  中印两国之间的问题并不是很大....无非就是一个边界问题。.....即使一时解决不了,可以先放一放,在贸易、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发展往来,增进了解和友谊,双方合作仍然有广阔的前景。....我还设想,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这样的问题,要从尊重现实出发,打条新的路子来解决。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摆脱了“左”的思想束缚,邓小平同志又总结历史,正视现实,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做出科学判断,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一论断精辟地揭示了当今时代特征的本质,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正确阐明了我国所处的国际大环境。
——戴秉国《邓小平外交思想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历史性调整与开拓》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改善与印度的关系,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2)关于中印问题,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新思维?据材料三说明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中国政府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开展的外交活动具有哪些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外交准则的基本认识。

2.选择题(共21题)

5.
某次会议通过了以下决议:“......***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改北平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次会议应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
对联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有很强的时代性。下列对联中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是( )
A.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D.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7.
邱少云(见下图)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英雄的事迹出现在(  )
A.北伐战争中B.抗日战争中
C.解放战争中D.抗美援朝战争中
8.
八年级(2)班围绕“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同点”进行合作学习,经过讨论展示了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都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 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
C.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都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9.
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
表明土地改革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②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③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④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请你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B.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D.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
11.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反抗外来侵略B.进行三大改造C.发展国民经济D.巩固新生政权
12.
电影(下图海报所示)歌颂了中国工人阶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忘我拼搏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的是
A.雷锋
B.邓稼先
C.王进喜
D.焦裕禄
13.
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 )
A.土地改革完成B.三大改造完成
C.抗美援朝胜利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14.
邓小平在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它)也有‘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其“反面教训”主要是它肆意践踏了民主与法制。邓小平评价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
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D.改造私营工商业
15.
“采取一系列新的重大的经济措施,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认真的改革,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作.....”与上述材料相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6.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7983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我国人均GDP已达到29748元人民币,但仍排在世界第100位左右,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百姓生活水平仍待提高。这表明( )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现已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列   ②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③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④我国现在已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7.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的生活方式与观念进步
B.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C.国家重视人民生活的改善
D.我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18.
当你看到“中共十五大”、“改革开放”、“光辉旗帜”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
A. ***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19.
周恩来总理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20.
国际社会曾高度评价了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外交概念”,该“外交概念”是指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
1992年,祖国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是( )
A.制定和平统一方案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D.落实八项主张要求
22.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再次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的意见,《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原因是( )
A.友好国家的帮助B.民间交往的推动
C.两国领导人的努力D.改革开放的实施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诸多成就。下列属于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外交成就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推动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C.中苏建交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4.
2008年9月,“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我国宇航员首次实现太空行走,这是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中近程地导弹试飞成功
25.
世界上第一个遨游太空的人是苏联的尤里.加加林。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 )
A.景海鹏B.翟志刚C.聂海胜D.杨利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