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599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综合题(共3题)

1.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图二反映了那次会议的报道?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什么领导集体?
(3)图三是中共八大,它提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图四会议上提出当时的主要矛盾又是什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九年 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第二阶段: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某县某村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 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指的是什么制度?文中某县某村具体的名字是?该制度有何积极影响(至少答出两条)?
(5)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下表为“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和电产量方面的比较表”。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材料二: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的年份…7月日下午,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从总装配车间开出了厂房…这一年7月,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飞)机…从前连铁钉和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3)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4)列举两例“一五计划”的成就。
(5)请再举两例说明中国“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

2.选择题(共21题)

4.
中国现代史上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五四运动
5.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是(  )
A.罗荣桓B.彭德怀C.陈毅D.刘伯承
6.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程时,自制了历史年代尺,其中③处应该填写的是
A.开天辟地
B.当家作主
C.胜利曙光
D.重返联合国
7.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是因为(  )
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C.解放战争的胜利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8.
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
A.工业化的起步B.巩固政权
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9.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
1953﹣1957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是(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工业总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
C.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分已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D.新经济政策继续推行,经济恢复迅速
11.
我国正向小康社会的目标大步迈进。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C.三大改造的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12.
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之后,各抒己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  )
A.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乙:对的,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
D.丁: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13.
“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土地革命热火朝天B.“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14.
下边是1957年刊出的新闻漫画“特快列车”。其折射的历史是(   )
A.土地革命的开展B.国民经济的恢复C.三大改造的完成D.工业建设的起步
15.
1954年9月,我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一致通过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6.
不属于“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
A.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B.大庆油田建成
C.武汉长江大桥通车D.青藏公路开通
17.
我国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是(  )
A.户籍改革B.加强城市建设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国有企业改革
18.
下列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阐述错误的是
A.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B.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管责任制
C.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D.在所有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19.
农业部部长韩长斌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就像一个‘三部曲’。”其中的“第一部曲”是(  )
A.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B.废除地主剥削制度,土地归农民所有
C.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
D.建立乡镇企业,为农村的发展开辟新路
20.
1984年刚上任青岛冰箱厂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职工缺乏积极性    
②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职工下海经商
③分配中平均主义现象严重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1.
下表反映了1978-2017年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类别
1978年
2017年
全区生产总值(亿元)
73.23
3453.93
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55.26
29472
全区粮食产量(万吨)
116.98
368.2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了社会进步 
②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
③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2.
苏联有位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23.
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借用这句话设计了下边这张主题演讲的图片。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结束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4.
某同学举办“新中国65年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入选“改革开放”篇的是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