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江苏句容市天王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464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4

1.综合题(共5题)

1.
19世纪中期,中国、日本、俄国都开始了探索近代化道路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李鸿章,曾国藩等人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下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制度的前提下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这场“自救运动”的发展。     
材料二 据统计,日本在短短的15年时间内,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不多用了200年左右时间才完成的资产阶级现代化的进程。改革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材料三 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奴的变化时说:“农奴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试分析中国这场“自救运动”受到“严重限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领导日本这场“改革”的人是谁?为了实现工业化,日本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3)导致材料三中俄国农奴面貌发生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4)上述各国的近代化探索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第二条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材料三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1)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哪三部文件?
(2)材料一法律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标志着这个国家建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3)材料二的文件是在何时颁布的(写出年月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何重要意义?
(4)材料三的文件是在哪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通过的?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写出它们在政治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
3.
美国历史的发展耐人寻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
———林肯1858年一次演讲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国家分裂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华盛顿领导了美国历史上哪一次战争?林肯对美国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的“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指的是美国当时南北双方什么不同的经济制度?最终这种矛盾是如何解决的?(4分)
(3)结合材料三,谈一谈中国制定《反国家分裂法》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美国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有益的启示?(2分)
4.
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英国煤产量示意图

材料二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材料三 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
———马克思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绝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790年以后英国煤产量快速增长?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环境恶化的原因?(2分)
(2)材料三中“新的革命”应指什么?“一个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是指这次革命中出现的什么新能源?(4分)
(3)材料四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人类命运的忧心,他的什么理论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科技对人类的影响?(2分)
5.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2014年会重演1914年的悲剧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金融时报》称,如同1914年前不断崛起的德国与周边邻国发生对抗一样,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国也与多个邻国,特别是日本发生了争端。
(1)一战爆发之前,德国和欧洲的哪个国家矛盾最深?(2分)
(2)中国现在与日本在钓鱼岛,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在南海确有领土争端。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中国与邻国的“对抗”与一战时期,德国与周边国家的“对抗”在目的上有何不同?(4分)
材料二 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是两个最大的城邦……由于相互猜忌,不能友好相处,反而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被历史所淘汰。后人把修昔底德的这种总结称为“修昔底德陷阱”。从世界范围来看,能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国家,法国和德国应该是个典范。法国和德国有很深的历史积怨……经过数百年你死我活的斗争之后,德国和法国人民都深刻地进行反思,认为这样你死我活的对抗下去对双方都是个灾难。于是双方决定重归于好,永不再战……
———摘自《大科技•百科新说》
(3)历史上法德之间有很深的“积怨”。请举出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双方两败俱伤的战役。(2分)
(4)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法德两国成功走出“修昔底德陷阱”留给我们什么有益的启示?(2分)

2.选择题(共15题)

6.
15-19世纪时欧洲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强,世界开始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同时西欧国家也开始殖民扩张。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启蒙运动的影响B.新航路的开辟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D.工业革命的开展
7.
英、俄、日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相似之处是( )
A.都是通过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B.都保留了君主
C.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D.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8.
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华盛顿和林肯对历史发展进程所起到的相同影响是(  )
A.赢得了民族独立B.维护了国家统一
C.推翻了封建统治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9.
拿破仑曾不无得意地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这“一样东西”指的是( )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C.《权利法案》D.《拿破仑法典》
10.
2011年,沪航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新时代。此时我们不能忘记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
A.哈格里夫斯B.瓦特C.爱迪生D.史蒂芬逊
11.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他实际上指出了(   )
①英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
②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作用
③批评了英国的殖民政策
④强调了科学技术的变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2.
《共产党宣言》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是马克思、恩格斯联合发表的
B.开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新局面
C.广泛汲取了人类优秀的思想成果
D.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
13.
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有关美国南北战争的影视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的是
A.1861年“南部联盟”率先挑起内战B.战争结果是北方取得胜利
C.林肯在战争结束前夕遭刺杀身亡D.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4.
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其“政治性”指的是(  )
A.得到了工人群众的广泛支持B.有政治纲领,工人要求获得普选权
C.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持续时间长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创造了阶级条件
15.
“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响起来。”这首打油诗与日本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大化改新 B. 推翻幕府统治
C. 日本侵略朝鲜 D. 明治维新
16.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A.宪章运动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D.新中国成立
17.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碑文记载的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事件是()
A.莱克星顿的枪声B.萨拉热窝事件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D.波士顿倾茶事件
18.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
持续时间
阵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4年零三个月
840万人
2100万人
3400多亿美元
 
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B.人类的一场浩劫和深重的灾难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
19.
300多年前,人类还不能理解今天看来很简单的问题: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终结这种状态的历史人物是(   )
A.爱因斯坦B.牛顿C.达尔文D.爱迪生
20.
一战爆发前,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建立的是( )
A.三国协约B.华沙条约组织 C.三国同盟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