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045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元960—1280年间,中国人均收入提高了l/3,而人口几乎增加了1倍。到了13世纪,由于水稻种植的广泛发展,3/4的人口生活在长江以南.……1700—1840年间人口增加了3倍多,但人均收入并没有下降。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1500~1800年的三百年间,地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材料三:中国在之前的近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到了19世纪90年代,他的这个位置被美国所取代,中国GDP被美国超过的确切时间,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1895年。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1)材料中所说的“公元960—1280年间”和“1700—1840年间”分别是指哪两个时期?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商业及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气象及政府实现的政策。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到了19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超越中国”的制度与科技因素?
2.
山东枣庄诞生的中兴公司是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斯血腥政策之下。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
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如今,它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
——摘编自梁志旺《“一个活着的民族工业发展史——枣庄“百年中兴”》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兴公司在三次战略调整过程中性质的变化。
(2)运用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兴公司在历次战略调整中是怎样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制约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3.
材料一: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受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所以,后来他就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取而代之的是……竞选总统期间,他就曾答应将黑人“绝对地和没有偏见地”包括在他为被遗忘的人们实行的“新政”之中。……到1935年,黑人受救济人口增为350万,几达黑人总人口的30%。
——万雪梅《试论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材料二:“欧洲社会基金”实际上作为欧盟劳动力市场政策的主要配套工具,提供财政帮助,用于开展职业培训和再培训,提高工人技术,创造更适合的就业空间。在其支持下设立的共同体培训计划,使各成员国之间的职业技术标准可以进行比较并相互承认,为共同体范围内的劳动力自由流动创造条件。
——丁建定、孙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福利整合》
(1)材料一中罗斯福新政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有何特点。罗斯福在解决失业方面“取消了单纯直接救济法后,取而代之的”是什么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盟国家解决就业的措施与材料一、相比有哪些新变化?
(3)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制度性措施是什么?

2.单选题(共16题)

4.
“九一八事变”后,沈阳“九君子”(爱国知识分子)完成了《TRUTH(真相)》证据汇编,历经辗转呈递给国联调查团。因其高度的实证性、系统性和规范性而成为国联仲裁的依据。此事反映了
A.弱国无外交的惯性认识被彻底扭转
B.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担当与风骨
C.史料实证是研究抗战的主要方法
D.国联调查决定了“九一八事变”性质
5.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描述某一时期的中共活动:“他们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着独立的、相对来说不太正统的活动,组织农民和创建苏维埃。”下列中共经济活动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进行反围剿斗争,巩固扩大红军影响B.实行大生产运动和减租减息政策
C.在新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D.进行经济建设,尽力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6.
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7.
1974年6月26日,欧洲共同体八国(爱尔兰除外)和美国在内的北约15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关系宣言》,除美国重申对保卫北大西洋地区的义务外,宣言强调了“友好平等和团结的精神”以及“保持密切的磋商、合作和相互信任。”材料表明,西欧对欧美关系有了新的定位,这主要表现在
A.摆脱西欧防务对美国的依赖
B.谋求西欧政治外交上的自主
C.实施不同于美国的东欧政策
D.加强欧共体内部的政治联盟
8.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B.纺织家黄道婆改进的新式纺车
C.《诗经》关于养蚕缫丝的记载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9.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B.清政府积极开拓世界市场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0.
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
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B.加速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C.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D.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11.
宋代王岩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获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
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12.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3.
“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A.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荣B.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的阶级分化及消费观念的变化
C.荷兰人更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念D.当时欧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销费群体的扩大
14.
如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882年
42%
39%
19%
1907年
35%
42%
23%
 
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B.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15.
“科学管理之父”特勒(1856—1915)认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将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高利润、低成本同时达到。为此,他反对雇主凭经验进行管理和雇员凭经验进行操作的老做法,并于20世纪初期倡导起“科学管理运动”。这一运动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工业革命推动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C.企业生产管理已经实现了制度化和科学化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管理创新
16.
钱乘旦教授指出“反现代化”并不是反对现代化,而是“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表述的是
A.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B.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维护君主制度C.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D.辛亥革命主张革命实现民主共和
17.
1982年,我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5万吨;农村集市发展到41184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C.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18.
下面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以下对此表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接近
C.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19.
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3.选择题(共1题)

20.把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