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你认为材料二是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英两国近代化的发展过程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高速发展对外商业贸易……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而世界各国都必须毫无保留的为英国的商品撇开大门,若有不从者,枪炮伺候。
材料二 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大批军工企业。……,逐步做到了“凡一切枪炮,轮船,军火均能自造洋务运动把“近代工业导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机器时代”,使中国在工业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然而,如众所周知,洋务运动既未能使中国强,也未能使中国富……甲午战争的失败,最终宣告了这一运动的破产。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在“19 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列举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工企业。你认为材料二是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的。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英两国近代化的发展过程得到什么启示?
2.
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全新的模式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历程。某校九年级(3)班以“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理论到实践)

(1)材料一的3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艰难的探索)


(2)图4呈现的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出现的政策原因,并说说上表中1928年后苏联工业产值排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认识的变化)
(成败与反思)
(理论到实践)
材料一:

(1)材料一的3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艰难的探索)
材料二:


(2)图4呈现的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出现的政策原因,并说说上表中1928年后苏联工业产值排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认识的变化)
材料三:作家威尔斯第一次去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他第二次到苏联的时候,对斯大林说:“现在資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3)由材料三内容可知,威尔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学习苏联的政策措施及其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的。(成败与反思)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上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结果却一成一败。
(4)从中苏改革一成一败的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
当今世界的主题仍旧是和平与发展,然而当今天下并不太平:钓鱼岛争端、朝鲜核试验等战争阴霾依然笼罩着人类,警醒世人珍惜和平,勿忘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简表
(1)写出材料一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二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
国土、
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三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二、三,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四 如图所示

(3)请写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的名字。(任答一问)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五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4)材料六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5)结合材料五、六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重温战争历程)
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简表
战争名称 | 一战 | 二战 |
导火线 | A | / |
主要战役 | 凡尔登战役 | 开辟第二战场B |
性质 | C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
(1)写出材料一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二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


材料三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挑起的。分析材料二、三,归纳导致德国发动战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再现风云人物)
材料四 如图所示

(3)请写出材料四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图片中第一排自左向右三个人物的名字。(任答一问)
(感悟战争启迪)
材料五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材料六 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4)材料六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该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5)结合材料五、六及所学知识,分析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2.选择题- (共8题)
4.
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被称为“20世纪最成功的三次改革”,下列不属于它们的相似之处的是( )
A.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 |
B.都发生在国家面临经济困难之时 |
C.都巩固了新生政权 |
D.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5.
现代人习惯空闲时通过QQ与朋友聊天,在淘宝上购买购买漂亮的服饰,通过朋友圈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些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得以实现依赖于( )
A.互联网的发展 | B.妇女地位的提高 |
C.社会平均收入的增加 | D.大众教育的普及 |
7.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后,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
B.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
C.1916年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
D.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
8.
国际会议是解决国际重大问题的有效手段,但与会各国若出于私心,不顾他人利益,只考虑自身利益或眼前利益,势必会给世界留下祸患,给人类带来灾难。下列会议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①巴黎和会
②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会议
④26国华盛顿会议
①巴黎和会
②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会议
④26国华盛顿会议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 |
10.
2016年6月23日,英国进行“脱欧”公投,结果英国脱离欧盟。有分析认为英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和贸易上,双方相互依存度极高,政治上相互帮衬。英国脱离欧盟,势必导致双方利益受损,由此可见当时英国加入欧盟的目的( )
A.寻求外交和国家安全 |
B.引进科学技术 |
C.发展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 |
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