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256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综合题(共3题)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铸就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这些伟大的精神既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播撒了燎原火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道路
开创了一条 道路
 
(1)请按照提示完成表格中所缺部分的内容。
材料二:

(2)根据诗歌指出遵义会议后红军在长征中的壮举一例,并说明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
材料三: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3)1938年和1940年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中华儿女一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人民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不断迸发,我们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此后,我党领导我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建设道路?
(5)根据以上内容概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哪些?
2.
阅读下面的时间数轴,回答相关的问题。

(1)在20世纪中国走向强国之路的进程中,经历了重要的四步。图示一中的重要事件A是什么?第三步中三大改造的完成是在哪一年,有着怎样的的意义?
(2)在图示二美国发展之路上,独立战争中发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按照提示的时间填充事件B。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美国的重大发明有哪些?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综合以上材料,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3.
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张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1)史料一般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第一手史料: ;第二手史料: 。 (只填序号)

任务二 【运用表格——归纳历史影响】
(2)完成下表中①②两处的内容。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核心思想

理性主义
批判对象
天主教会
天主教会、封建专制制度
代表人物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共同影响
宣扬了资产阶级思想,开启了民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任务三 【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一中1921~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图二中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全世界的13.7%的原因。
任务四 【构建联系——阐述历史过程】
(4)请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组,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选择题(共16题)

4.
1871年,沙皇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此时,受命为钦差大臣,大败阿古柏,最终收复伊犁的人物是(  )
A.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D.李鸿章
5.
1924年,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B.京师大学堂
C.黄埔军校(广州黄埔军校)D.南京中央军校
6.
1948年10月,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见,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7.
大龙同学复习八年级历史时看到这样一句“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请你回忆,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土地改革
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
8.
流行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放卫星、全民大炼钢”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9.
某次国际会议后,国际舆论认为:“没有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会议成功不了”、“会议成功的一个巨大因素,是中国代表团异乎寻常的合作态度。”这次会议指的是(  )
A.雅尔塔会议B.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万隆会议D.APEC会议
10.
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利
D.一国两制
11.
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农奴制改革
12.
《全球通史》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农奴制度B.殖产兴业,引进西方技术
C.解放黑人奴隶D.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13.
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推翻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的是( )
A.达尔文B.牛顿C.爱因斯坦D.法拉第
14.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能够在世界各地“承担义务”,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在此背景下,美国采取的措施有:( )
①召开雅尔塔会议;②对苏联展开全面冷战;③实施马遏尔计划;④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
“日本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材料认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
A.大量依赖原料进口B.进行对外扩张C.美国的经济援助D.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16.
二战后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威胁和控制。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为此,1967年西欧国家建立了( )
A.欧洲共同体B.世界贸易组织C.欧洲联盟D.亚太经合组织
17.
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

①卷入战争的人口一次比一次多     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③两次大战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④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8.
它是一座工业城市,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1942年夏天至1943年初,它抑制住德军一次次的猛攻,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局势。这座城市是
A.华沙B.斯大林格勒C.诺曼底D.伦敦
19.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词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