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68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1/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从1898年6月到9月,清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等。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变法”是哪一次变法?(2分)当时发布变法法令的清朝皇帝是谁?(2分)
(2)材料中的“维新人士”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谁?(2分)
(3)根据材料找出这次变法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方面的措施。(2分)变法法令中对文化教育方面进行了哪些改革?(4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产启迪后来人。
材料二:辛亥八月,乱党谋事于武昌。
——摘自清史资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对联中的“先行者”指的是谁?(2分) “首义”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爆发于何时?(2分)
(2)材料二中“乱党”指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如何看待这一历史事件的?(4分)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某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杂志”和“革命理论”分别指什么?(4分)
(2)材料一所提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在哪一年?(2分)
(3)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何时何地?(2分)这一历史事件有何历史意义?(4分)

2.选择题(共45题)

4.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就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2013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6周年。导致中国领土香港最早被割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朋朋家新买了辆轿车。读轿车说明书我们能感觉到当今世界(    )

7.
野蛮洗劫并放火烧毁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
A.美国和英国
B.法国和俄国
C.美国和法国
D.英国和法国
8.
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的是
A.曾国藩B.康有为C.洪秀全D.孙中山
9.

关于“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

10.

关于“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解释,正确的是(    )

11.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
A.行省B.伊犁将军 C.宣政院D.驻藏大臣
12.

下图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和国民收入比较图。读图判断,下列国家中符合B类所示经济发展水平的是(    )

13.
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中的“公”是指甲午中日海战中为国英勇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A.左宝贵B.邓世昌 C.林永升 D.丁汝昌
14.

2014年1月25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5月2日,在印尼东部海域又发生5.7级地震。针对受灾严重的印度尼西亚,下列哪一国际组织可以提供援助(    )

15.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总理衙门的设立B.《南京条约》的签订
C.《辛丑条约》的签订D.《马关条约》的签订
16.

分析下表可知,表中四国(    )

国家

日本

韩国

中国

印度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

34010

12030

1100

540

17.
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清朝统治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使中国富强D.赶走外国侵略者
18.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成立强学会B.《中外纪闻》的发行
C.成立保国会D.公车上书
19.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20.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21.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1是一种照明用的台灯.

22.
“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其中的“我”是指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张之洞
23.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4.

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25.
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府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6.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7.
如果你想游历辛亥革命爆发圣地,必须去下列哪座城市
A.南京B.武汉 C.上海D.北京
28.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29.

水是一种常见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0.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

31.
1918年,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 C.鲁迅D.胡适
32.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

,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

33.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和固体B

,滤液A中所含的溶质不可能的情况是(   )

34.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民主、科学B.自由、平等
C.民主、自由D.自由、博爱
35.
20世纪前期,中国发生了一场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3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37.
小张准备利用暑假去参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A.南京B.北京C.上海D.长沙
38.液化石油气是经加压后压缩袋钢瓶中的,瓶内压强是大气压强的7﹣8倍.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下列有关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39.
中国共产党第一任中央局书记是
A.***B.李大钊C.陈独秀D.董必武
40.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41.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4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43.
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当时担任校长的是
A.孙中山B.蒋介石C.廖仲恺D.周恩来
4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   )

选项

A

B

C

D

Ca(OH)2

CO2

H2

Fe

Na2CO3

NaOH

O2

HCl

H2SO4

CaCl2

CuO

CuSO4

BaCl2

AgNO3

HCl

NaOH

45.
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B.鸦片战争的战斗情景
C.武昌起义的战斗情景D.抗日战争的战斗情景
4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47.
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其性质是( )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
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4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4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