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省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九年级中考考前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40166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9/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1760年
1800年
1830年
1870年
蒸汽机
5
35
160
2060
水车
70
120
160
230
 
——摘编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自己预期目的的反面。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三  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摘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固定式动力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研究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洋务运动创办了哪些重要的民用工业?(答出两个即可)为什么说他们“走向自己预期的目的反面”?
(3)针对材料三揭示的现象,有人提出人类应该回到工业革命前的农耕文明时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2.
(历史年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外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战胜国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实际上是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分赃会议。……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第二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8年级上册》

材料二   15世纪末,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17世纪初,英国人开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后,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已经有13个。英国殖民者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殖民地人民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1775年4月,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1777年,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美军打败英军。萨拉托加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1781年,美法联军又在约克镇击败英军,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美国颁布宪法,史称1787年宪法。1789年根据宪法进行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9世纪中期,围绕奴隶制存废问题,北方和南方的矛盾无法调和,南北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北方一再失利。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迅速扭转了战局。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9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
A.    
B.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军旗升起的地方”。
(3)材料二中,
C.   
D.   E.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南北战争的焦点问题。
3.
(判断分析)
 
史实
结论
A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奥匈决定挑起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
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
 
(1)上表A—D四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2)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
4.
(思维导图填充)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世界近代化的探索”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A. B.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共5题)

5.
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 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 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
6.
学者彼得·诺兰认为,任由经济发展,不采取任何调控措施是不合理的,“我一直深信中国在五十年代早期……选择了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中国当时的选择是()
A.走上了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经济发展道路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D.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资本
7.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
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8.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9.
一位希腊首领曾指出:“依我看,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世界的真相。”“真相”的发现有助于
A.资本主义的萌芽B.人文主义的兴起
C.自由平等的追求D.世界和平的维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