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三十九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40144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6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我国这一时代的外交方针是什么?指出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哪些?这些“中国声音”是谁发出的?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日本、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2)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和美国建交的两个美国人物分别是谁?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3)我国于21世纪初加入了哪一国际经济组织?纵观中国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4)你认为未来的中国,应该怎么展现大国外交风范?
2.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一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麻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文现代化建设上,是一个伟人的战略转变。”……“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1979年元旦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
(3)据材料三,指出“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伟大转折
材料一:“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的“光辉的起点”指的是党的哪一重大会议?为此次会议顺利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是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展览二:领导风采

(2)要展示“觉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上哪幅图片?
展览三:农村巨变
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任制迅速推推向全国,农业生产终于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农作物大面积增产,农业收入大幅度增加,一些高消费品开始进入普通农民家庭,——随着农村经济开始朝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大批剩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一批新型中小城镇随之出现。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3)根据材料,概述改革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展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4)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第一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中的任意两个。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4.
材料: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材料2;我国某县1980—1982年粮食产量统计表。 

年代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5.70亿公斤

7.15亿公斤

 

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那几次变革?
⑵ 材料二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直接得益于我国农村改革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最早在中国的哪里实施的?
⑶ 请你为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2.选择题(共42题)

5.
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
A.深圳
B.珠海
C.厦门
D.汕头
6.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这段文字出自1949年的哪个文献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上海公报》
8.
下列各句,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
A.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B.壁上红旗飘落照,西风漫卷孤城
C.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9.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现代化强国
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0.
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1.
20世纪20年代,***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七大”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不当的是(  )
A.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
B.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D.“四人帮”被粉碎,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13.
我国“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大体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只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4.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文化大革命运动
D.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5.
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文化大革命”共同反映出的时代主题是(   )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6.
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17.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西藏和平解放
18.
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 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 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19.
(题文)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承包的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美丽的海港城市厦门,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D.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人注目
20.
继在某世界组织起诉美国301征税建议措施后,中国又发一招:4月5日,中国就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在该组织争端解决机制项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请求,正式启动争端解决程序。这是因为2001年
A.中国参加了亚非会议
B.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中国加入了联合国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21.
2018年4月14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在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南隶属我国广东省
B.海南曾是对外开放的扩大窗口
C.历史上曾增设海南为经济特区
D.对外开放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
2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横线处为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共同富裕
C.综合国力增强
D.人民幸福
2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共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下列所列不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内容的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改革开放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4.
21世纪初我国承办上海APEC会议、加入了WTO、承办北京奥运会,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强国B.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C.中国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D.中国的外交达到顶峰
25.
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
A.设立经济特区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实施863计划
26.
(题文)英国《金融时报》称:“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其中催生中国企业第二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是
A.邓小平南方讲话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上海浦东
D.中共“十三大”召开
27.
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A.经济特区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D.沿海经济开放区
28.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有关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②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③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
29.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B.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D.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
30.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组是

中共“十二大” 中共“十三大” 中共“十五大”
A.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初级阶段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31.

选词填空(句子选词填空)。

except besides

32.

选词填空(句子选词填空)。

except besides

33.
当前台湾政局发生显著变化,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两岸关系怎么走是当下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称:没有“九二共识”何以“点亮台湾”。“九二共识”是指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加强两岸合作交流
D.反对“台独”分子和国际反华势力
34.
图二事件的时间是在(    )
图二
A.1997年7月1日B.1997年12月20日C.1999年7月1日D.1999年12月20日
35.
图三是我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组建的一只导弹部队,2015年,它改名为“火箭军”。此部队担任的主要任务是(    )
图三
A.反对霸权主义B.战略核反击C.维护社会治安D.打击恐怖势力
36.
中国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一“天才创造”是指(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C.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7.
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现阶段我国海军的构成主要是(    )
①水面舰艇部队   ②潜艇部队   ③海军航空兵部队   ④海军陆战队   ⑤航空母舰部队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38.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它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⑥经常沟通达成共识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⑤⑥
39.
今年的7月1日,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7周年。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中国政府不向香港派驻军队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40.为测定水库的存水量,将一瓶放射性溶液倒入水库中,已知这瓶溶液每分钟衰变8×107次,这种同位素半衰期为2天,10天以后从水库取出1 m3的水,并测得每分钟衰变10次,求水库的存水量为多少?
41.
从无人飞船到“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现代中国人已变传说为现实。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东方红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42.
2008年,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其中(    )实现了太空行走。
A.杨利伟B.刘洋C.翟志刚D.聂海胜
43.
2012 年 10 月 11 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中国作 家是 ( )
A.袁隆平B.屠呦呦C.莫言D.丁玲
44.
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45.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 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这是“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院士当选“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下列人物中最有可能与孙家栋共事过的是( )
A.焦裕禄B.邓稼先C.袁隆平D.王进喜
46.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A.天宫一号
B.嫦娥一号
C.东方红1号
D.神舟一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4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5

    9星难题:5